八年級生物上冊《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導學案
知識目標:
1.描述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2.列舉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3.通過對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類關系的認識,體驗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地看問題
學習重點、難點
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2.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的共生。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思考并討論問題:“假如沒有真菌和細菌,生物圈會是什么狀況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舉例說明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促進物質循環。
1、以小組為單位,邊看腐爛、生霉的水果和面包邊觀看課件,并結合教材第67頁討論題2,積極討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2、 閱讀和觀察文中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之上討論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發揮的作用。
(明確: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細菌和真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學習任務二:舉例說明細菌和真菌能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1、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舉出所熟悉的細菌和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并分析某種疾病是哪種微生物危害所致。
2、觀看課件展示細菌和真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的內容和圖片,進一步了解患病的例子。
3、觀察本地農作物患病的圖片,認識農作物病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了解細菌和真菌使農業害蟲致病的例子,認同以菌治蟲的觀點。
學習任務三:了解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現象。
1、觀看大屏幕,觀察地衣的生活環境和形態,然后請你描述一下什么叫“共生”。
2、觀看大屏幕,觀察豆科植物的根瘤,小組討論根瘤的固氮過程。總結出生物固氮的優點。
3、列舉菌類與動物共生的例子。
學習任務三:嘗試評價實驗方案。
閱讀教材提供的“評價實驗方案”,分組討論哪一個實驗方案更能說明問題。
三、系統總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知識進行總結,構建知識體系。小組內進行交流。)
四、嘗試應用:
1、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會落葉.對落葉的處理方法有三種:焚燒,填湖,掩埋.晴分析,你會選擇哪種處理方式。
2、有些細菌和真菌可以計生在動植物體內,使他們患病;有些細菌和真菌也能與動植物共生.那應該怎樣看待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的關系?
五、當堂練習:
1.判斷題:
(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
(2)枯草桿菌能使梨和香蕉等水果腐爛 ( )
(3)地衣屬于真菌 ( )
(4)有些細菌和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無聯系,叫共生( )
2. 臂癬、甲癬等是由( )引起的。
a.寄生蟲 b.真菌 c.鏈球菌 d.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