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生物的無性生殖(通用2篇)
八年級生物生物的無性生殖 篇1
課題
生物的無性生殖(2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生物的生性生殖方式;2、嘗試嫁接;3、概述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能力目標:1、通過嘗試嫁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2、培養學生觀察、記錄、表達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標: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2、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3、培養學生的控究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1、舉例說出生物無性生殖的方式2、舉例說出植物體的嫁接過程和意義難點:嘗試植物的嫁接
教學準備教材分析:學生對于本節內容尚不具備感性認識,對他們而言,這些基本上是陌生的知識,因此,教學中千萬不能抽象說教、空洞講授。1、實驗器材、酵母菌。2、相關影視資料、動畫
板書設計第十四章第一節生物的無性生殖一、無性生殖1、概念(區別有性生殖)2、方式:出芽生殖(酵母菌)營養生殖(嫁接、桿插、壓條)二、植物組織培養1、方法2、用途(11張幻燈片)作業:課后練習及實驗冊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1、酵母菌濃度過高,實驗效果不好。2、桿插應強調帶芽的枝條3、通過營養繁殖可縮短繁殖周期4、對于組織培養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詞應注意加以解釋
南京市玄武區中小學教師備課活頁編號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無性生殖的概念無性生殖的方式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組織培養應用述:在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人類的生殖和發育,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人類生命的起點是什么?問:在人類生命的最初階段,精子和卵子相結合,形成了受精卵,通過細胞的分裂與分化,逐步形成胚胎并最終成為一個個體。是不是所有生命的起點都是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呢?你能舉些例子嗎?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與我們熟知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所不同的另一種生殖方式——無性生殖問:什么叫無性生殖?請大家在書中找到答案。課本p3述:正如大家剛才所舉的例子,這一類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作無性生殖。述:而與之相反,像人類這樣,經由精子、卵子這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產生新個體的方式稱為有性生殖。述:經過對無性生殖概念的介紹,大家一定還能舉出更多的無性生殖的例子吧?述:通過大家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因為無性生殖,但是方式上卻有一些區別,大家能不能通過閱讀課本上的內容,自己將大家剛剛舉的例子分一下類呢?(四人小組討論)述:下面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意見述: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知道了無性生殖的方式有出芽生殖,有營養生殖。其實除了這兩種方式以外,在自然界中,生物還可以進行分裂生殖(如有些細菌)、孢子生殖(放線菌、形成孢子之后將孢子散落出去,適宜條件下形成新菌絲)等述:我們通過這一節內容的學習重點要了解的是出芽生殖和營養生殖述:首行我們以酵母菌為例來了解生物的出芽生殖述:有些同學對酵母菌不很熟悉,我們想問問大家,你們知道酵母菌有什么用途?述:大家說的都很好。酵母菌是一種無色、卵形的單細胞的個體,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明顯的液泡。酵母菌不含葉綠素,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糧分解為co2和h2o,無氧的時候將葡萄糖分解為co2和酒精。所以我們在蒸饅頭、做硯的時候要加入一些酵母菌,讓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co2,使饅頭和面包非常蓬松,口感較好。還有的時候家里水果爛了,我們經常會聞到酒精味,這也是酵母菌的作用。
述:酵母菌所進行的是出芽生殖,這個過程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一段動畫來了解一下。述:通過動畫我們了解到成熟的酵母菌細胞,可以向外形成突起,我們把這樣的突起叫作芽體。大家要注意,這里的芽體和我們上學期講過的植物的芽是兩個要領酵母菌細胞上形成的芽體比母細胞要小得多,這個芽體逐漸長大,最終與母體脫離,形成一個新的酵母菌。這樣產生新個體的生死方式就是出芽生殖。(視頻)述:除了酵母菌以外,其他生物也可進行出芽生殖,比如珊瑚蟲。實驗:觀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1、學生二人一組進行觀察;2、復習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過程;3、用酵母培養液制作酵母菌臨時玻片標本(嘗試酵母菌染色);4、復習顯微鏡使用方法;5、使用顯微觀察。述:我們前面學習過植物部分的內容,我們都知道綠色開花植物能夠產生種子,把種子種下去又是一個新的個體,這屬于有性生殖。然而有一些綠色開花植物比如水蜜桃,桃核種下去,只能長成桃樹卻不能結出桃子,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再比如香蕉,根本就找不到種子,又該怎么辦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得用它們的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營養繁殖。問:營養繁殖的方式有哪些?述: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條,把枝條下部插入濕潤的土壤中,不久枝條下長出根,上部發芽,最終長成一個新個體,就是桿插。我們有句俗話“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意思。葡萄、月季常這樣繁殖述:壓條就是把枝條從植株上彎下來,再把植物枝條中部樹皮剝掉下部半圈,然后把枝條中部堤入土壤,讓頂端露出地面,等枝條生出根長出新葉后再與母體切斷。如夾竹桃、桂花、石榴這些桿插不易成活的植物用此法(動畫)述:我們課本上對于嫁接介紹的較為詳細,請大家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加答兩個問題:1、什么叫嫁接?2、課本介紹了哪些嫁接方法?注意區分芽接、枝接、接穗、砧木(嫁接有哪兩種方法)?述:現在請兩個同學上來畫圖表示一下這兩種嫁接的方式述:我們再通過一個動畫來鞏固一下有關嫁接的知識(播放動畫)問:通過觀看這個動畫大家再來思考一下,嫁接有什么用處?(蘋果、梨、桃等果樹通過嫁接繁殖,鴨梨果實大、甜、抗病力弱;杜梨果實小,澀,抗病力強)通過嫁接將優點結合在車起(接穗要選果實品種優良者)。述:近年來,一種加速植物生殖的新枝術——植物組織培養正在蓬勃發展。問:那么什么叫植物組織培養呢?p5述:由于植物體的任何一個活細胞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分化并發育為完整的植物體,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先取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等在無菌條件下,培養在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和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逐漸發育為完整個體。討論:植物組織培養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呢?(1)快速繁殖(2)無病毒植物(長期無性繁殖會積累大量病毒,影響植物品質,研究發現只有根尖和莖尖不含有病毒,用根尖和莖尖進行組織培養可以得到無病毒植株)名詞解釋:愈傷組織:植物體局部受創作刺激,在其傷口表面新生的組織,主要由活的薄壁細胞組成,起源于植物體任何器官內活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在創傷部分使傷口愈口。在植物器官、組織、細胞離體培養時,條件適宜也能長出愈傷組織。其發生過程是:外植體中活細胞繹誘導而脫分化,恢復其潛在全能性,轉變為分生細胞,繼而其衍生細胞分化為薄壁組織而形成愈傷組織,且仍具有一定的分生能力,使愈傷組織可不斷生長。從植物器官、組織、細胞離體培養所產生的愈傷組織,可進一步誘導器官再生成胚狀體,而形成植株。胚狀體:植物組織培養中由植物的體細胞誘導分化形成的胚狀結構。能進一步長成整體植株,故又稱“細胞胚”。胚狀體的發生是以離體組織或單個細胞的脫分化開始的,隨后從愈傷組織上的單個細胞或細胞團分化而來。它區別于根、莖等器官發生的特征是具有兩極性,即在發育過程中相對方向的兩端分化為苗端和根尖。受粗卵回答:討論舉例討論、歸類、交流交流觀看動畫觀看影片實驗回答:嫁接桿插、壓條等觀看動畫作圖觀看動畫回答討論
八年級生物生物的無性生殖 篇2
14.1 生物的無性生殖
教學目標:
1.掌握無性生殖的概念和特點。
2.了解組織培養的概念和在生產實踐上的應用。
教學重點:
1.無性生殖的概念和特點。
2.組織培養的概念和在生產實踐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
1、常見的無性生殖。
2、組織培養的概念。
3、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區別
教學用具:
幾種常見的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多媒體素材
教學方法:
教師講述、啟發與學生觀察、討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都知道生物體的壽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生物的物種不會由于某些個體的死亡而滅絕?
(回答:是由于生物體具有生殖的特點。)
這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延續和發展,不是靠生物個體的長生不死,而是通過生殖來實現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生物生殖的內容。
講述:我們知道生物的種類很多,那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成哪幾種類型呢?按生物的進化趨勢,我們將生物的生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性生殖,另一類是有性生殖。我們先來學習無性生殖。首先我們來學習無性生殖的類型。
在初中的時候,我們曾學習過無性生殖的幾種方式、下面大家觀看大屏幕所演示的幾種生物的無性生殖的過程來回答問題。
(大屏幕顯示變形蟲的分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根霉的孢子生殖、草霉的營養生殖過程。)
提問:誰能用較簡明的語言來說明一下以上4種生物的生殖過程?
(回答:略。)
提問:大家在觀看這幾種生物的生殖過程中,是否觀察到了生殖細胞的結合?
(回答:沒有。)
提問:新個體與母體的關系是什么?
(回答:新個體是從母體直接產生出來的。)
講述: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恰好是無性生殖的概念。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也就是單親生殖,無性生殖的方式在植物體的生殖過程中應用很廣泛。民間有句諺語叫:“無心插柳柳成蔭”,那么誰能回答一下,人們是利用無性生殖的哪一種方式來繁殖柳樹?
(回答:營養生殖。)
講述:在農業生產中,為了保持植物體的優良性狀,人們常用扦插、嫁接等營養生殖的方法來繁殖花卉和果樹。
(課下各個小組搜集這方面的信息和資料,課上來介紹。)
(學生介紹:天津市的市花月季花的繁殖主要利用嫁接和扦插的方法,果樹的繁殖也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例如:我們吃的甜脆可口的鴨梨、雪花梨等全是嫁接的結果。)
講述:通過剛才這幾位同學的介紹,我們明白了無性生殖的一個特點,即新個體基本上能夠保持植物體的優良性狀。
提問:為什么新個體基本上能夠保持母本的性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回答問題。教師提示:從無性生殖的概念入手。)
(回答:由于新個體是從母體直接產生出來的,新個體含有的遺傳物質與母體相同。)
講述:在農業、林業上就是利用無性生殖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扦插、嫁接等營養生殖的方法,來繁殖花卉和果樹的。但是扦插和嫁接的過程中難免會將母體的病毒帶給新個體,并且人們希望能更快速地繁殖植物體,尤其對于生長期比較短的花卉、蔬菜等。那么,現在有沒有一種既快速又脫毒的方法來繁殖植物體呢?有的,這就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無性繁殖的新技術——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那么,什么叫做植物的組織培養呢?簡單地說,是人們利用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將其培養成為一個完整植物體的過程。那么,這種技術有沒有理論依據呢?當然有的。這就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提問:什么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回答:略。)
(大屏幕顯示組織培養的流程圖及以胡蘿卜為例的組培動畫過程。)
講述:在無菌條件下,將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片段切下來,放在適當的人工培養基上進行離體培養,這些器官或組織就會進行細胞分裂形成新的組織——愈傷組織。在適當的光照、溫度等條件下,愈傷組織便開始萌發,產生出根、莖等器官,進而發育成一個新的植物體。
[課外小組同學課下進行了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操作,請課外小組同學,結合他們進行的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錄像,向同學進行介紹(介紹內容略)。接下來,課外小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進行學習并回答問題。]
(活動一:找一位活動小組以外的同學,在課堂上親手在接種箱內操作一下接種這一環節,并用實物投影打到大屏幕上,其他同學觀看大屏幕,并給他找錯誤。)
(活動二:帶領大家觀察錐形瓶中的植物組織,哪一個被污染了,哪一個沒有污染,并讓同學思考為什么?)
(活動三:讓活動小組以外的同學,針對植物組織的培養過程,向活動小組同學提問題。)
(不能解答的問題由教師回答。)
講述:剛才大家的活動非常精彩,我們為自己鼓掌加油。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馬虎不得。從中我們也應該得到啟示:任何一項技術在操作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仔細、一絲不茍,否則將會前功盡棄。有的同學可能要問: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要求這么嚴格,那么它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
(活動小組的同學結合參觀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的情況,向大家介紹組織培養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并給大家講解脫毒馬鈴薯種及馬鈴薯快繁等知識。)
講述:從上面活動小組的介紹,我們知道,對植物體進行組織培養有很多優點,不僅從植物體上取材少、培養周期短、繁殖率高,而且便于自動化管理。
講述:今天我們學習的無性生殖的知識實際上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即克隆。克隆的原意是“離體的小樹枝發育成一個植物體。”即無性繁殖的意思。高等植物的無性繁殖比較普遍,而高等動物的無性繁殖則比較困難, 1997年英國科學家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了“多莉羊”,這標志著生物新世紀的到來,同時,人們邊看到了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
(各小組討論,然后暢所欲言,從醫藥、畜牧、醫學等各方面展望了克隆的前景,同時也從另一方面討論了克隆如果利用不當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講述:剛才大家從正反兩方面展望了克隆的應用前景。任何一門技術的應用對人類來講都有其利和弊,如果利用得好,對人類社會大有益處;如果利用得不好,將會帶來大的災難。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樹立科學的道德觀。剛才我們饒有興趣的學習了生物的無性生殖的知識,實際上大多數種類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下面我們以被子植物為例,來學習有性生殖的知識。
(大屏幕顯示被子植物花的結構、胚珠的結構、雙受精的過程及種子的形成過程。)
提問:什么是雙受精?在種子的形成過程中是否有生殖細胞的產生及結合?
(回答:略。)
講述:剛才我們所看到的像被子植物的生殖,由親本產生確性生殖細胞(也叫做配子),經過兩性生殖細胞(如卵細胞和精子:的結合,成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發育成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討論:1.我們將鴨梨的種子種下去,幾年后是否能接出同樣甜脆的鴨梨來?2.如果生物的生殖只有無性生殖,沒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進化將會怎樣?
(回答:略。)
講述:通過討論,我們不難看出,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了雙親的遺傳特性,這樣會具有更強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這對于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