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伽利略》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五集講的是高密度聚乙烯遇熱燃燒,利用聚乙烯制作的弦線堅韌但不耐熱的特性自殺,造成被人勒頸謀殺的假象。而燃燒中的弦線因弓的彈力而彈開造成所謂的鬼火。第六集講的是淀粉在水中形成溶膠,因為米紙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在水中形成了透明幾乎不可見的溶膠。用油性筆寫在上面的字因為與水不相溶而漂浮在水面上。第七集講的是電流變液體通電后黏度升高,簡單的說液體基本上都具有黏性,可以通過所加電流的多少來改變其黏性的液體,施加強電流可以使懸濁液變成液體。第八集講的是發膠中的硅可以使音響的音效變差,調節音響音量大小的旋鈕裝置名叫電位器,通過對電阻值的平滑調節間接改變揚聲器的輸出電流值以調節其輸出的音量大小。因為發膠中的硅滲入電位器的潤滑油,造成電位器某些部分電阻值的改變,即無法再進行平滑的電阻調節。從而在調節音量時出現沙沙的雜音。
第九集和第十集講的是湯川學以前的老師木島離開大學以后致力于開發超級合金,因為強輻射被屬下發現而殺人滅口,主要利用的是鈉鉀合金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會發生爆炸。面具的形成是因為雷電擊中電線,電線無法承受強電流而熔斷,然后在水中形成很強的沖擊波,湯川做實驗的時候利用的是尖端放電原理,為兩個金屬球充電,電壓達到擊穿空氣的臨界值就會瞬間放電,然后在導線中形成強電流。
第一部《神探伽利略》特別篇中其中一個案件講的是將鍋里的水煮沸,蓋上鍋蓋再急速冷卻的話,水蒸氣還原為水,體積極度縮小,壓強降低,大氣壓將鍋蓋與鍋緊密連在一起,在散氣口放上冰塊,以此鍋蓋為支點可以固定一些東西,并使其在一段時間后(冰塊溶化延時)失效。另外一個案件講的是將一定量的某炸藥分布成一定角度,在前方固定一片一定形狀的金屬薄片。當炸藥爆炸時,沖擊波將朝前方金屬薄片方向集中,在爆炸高溫下溶解的金屬片(液態)被沖擊波擊出,在空氣中飛行時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在冷卻前將成為劍尖的形狀。此形狀在爆炸引起的爆風的高速推動下可刺穿多種物體,包括人體,傷口類似刀劍刺傷。
《神探伽利略》第二部的物理性沒有第一部強,不過還算可以了。不過讓人不適應的是第二部更換女主角,很讓人受不了。第一集兇手的手法其實很簡單,利用微波原理,通過發射微波來使受害人體內水分劇烈振動產生熱量,人當然無法忍受這么高的溫度,最后便奪窗而出,墜樓身亡,眼球變白就是因為眼球內蛋白質因為高溫而發生變性。其原理同微波爐和醫院五官科的微波治療。第二集就壓根與物理無關,講的是潛意識手臂的搖晃使吊墜搖晃。
第三集好不容易物理原理能高端一些,講的是一系統工程師自制小裝置,能讓特定的人聽到特定的聲音,從而使人受不來以為自己幻聽自殺身亡。這個裝置利用利用是弗雷效應,就是就是脈沖調制微波的聽覺效應,原理是將聲音進行脈沖調制并轉換成微波,對人或者動物的頭部放射,當脈沖調制微波作用于人的頭部皮膚并向內衰減傳遞至顱骨,大約7%左右的微波會在顱骨處轉換為可聞的聲音信號并向內傳遞至耳蝸,耳蝸再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傳遞至聲覺中樞,故而使人或動物聽到聲音。而將微波轉換成聲音信號的地點是在顱骨,所以聽到聲音的人會感覺這些聲音是從頭內發出的,類似耳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