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伽利略》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四集講的是幾十米開外的一非法電波發射車發射的無線電波啟動了家中的火爐,造成家中意外失火。可能是電磁波引起電路諧振,電路中電流過大而產生電火花把那什么爐引燃了。電路諧振在電路分析里面學過,如果電路中存在電容或者電感,那么電路的阻抗就會和電路輸入信號的頻率有關,而某一個頻信號率會讓電路的電抗變為0,就是無電抗的狀態(注意電抗不是電阻,電阻還是存在的),這樣電路就處于共振狀態,這樣的電路叫做rlc諧振電路。
第五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利用雙胞胎心靈感應的假象忽悠了犯人,用的是牛津儀器出品的“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第六集用的是激光全息成像,大物實驗都做過,還有初中化學就學過的過飽和現象。第七集用了動量守恒原理,還有工業用內窺鏡。第八集講的是利用電視上貼鏡面薄膜,鏡面反射的原理。第九集講的是一個遭到湯川質疑的物理學者,懷恨在心,把多年的失敗的原因都歸咎于湯川。所以向湯川發起挑戰,用的儀器是利用超指向性揚聲器,發出23khz的超聲波,以擾亂人體平衡感。在高速公路上等特定環境,短暫的頭暈目眩很可能造成嚴重事故。將儀器限定為定向,車載,短時間,使人產生較嚴重失衡感。
第十集和十一集改編自《圣女的救濟》講的是丈夫在東京的家中離奇死亡,妻子在北海道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沒什么物理原理,純粹推理,兇手用的是手法是將砒霜下在凈水器中,犯罪手法倒沒什么特別,但是用的時間很長,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達到的效果可以稱是完美,差點把湯川學難倒。第二部《神探伽利略》的特別篇《內海熏最后的事件—愚弄》,因為湯川學是打醬油的,所以物理原理也就提了個潘寧效應和日光燈發光原理。潘寧效應是指在霓虹燈管中充入兩種以上的混合氣,氣體被擊穿的電位明顯低于單純氣體的擊穿電位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啟動電壓,潘寧效應決定了混合氣具有非常優越的性質。 在等離子體物理中,潘寧效應也可以叫做潘寧離化,這個過程指的是處于亞穩態的原子與原子或分子撞擊而發生的離化效應。日光燈發光原理即當日光燈接入電路以后,起輝器兩個電極間開始輝光放電,使雙金屬片受熱膨脹而與靜觸極接觸,于是電源、鎮流器、燈絲和起輝器構成一個閉合回路,電流使燈絲預熱,當受熱時間1-3秒后,起輝器的兩個電極間的輝光放電熄滅,隨之雙金屬片冷卻而與靜觸極斷開,當兩個電極斷開的瞬間,電路中的電流突然消失,于是鎮流器產生一個高壓脈沖,它與電源疊加后,加到燈管兩端,使燈管內的惰性氣體電離而引起弧光放電。燈管里面裝入一些特殊的氣體,又在燈管的管壁上涂上熒光粉,通電之后由于放電而產生光。
與伽利略相關的《嫌疑犯x的獻身過程》中沒有用到什么物理原理,石神是一個數學家,所以這個故事講的是兩個天才靈魂的較量,主要側重于推理,湯川學依靠推理解開了石神的殺人之謎。《盛夏的方程式》主要講的是守護的故事,也是著重于推理和查案,物理知識也用的不多,用到物理知識的地方也就是副教授用自己的物理學知識幫忙恭平看到了大海深處的美景,還有就是發現犯人的作案手法是把煙囪賭上了,煙氣倒流進了房間內,讓刑警co中毒而死。
以上是“伽利略系列”中涉及的物理知識總結,關于神探伽利略湯川學這個人,有必要新開一篇來討論這個人。帝國大學物理學家湯川學簡直是神人一個,物理天才,身材高大、長相英俊,氣質高雅,頭腦清晰、運動全能、審美能力出眾,推理能力一流,但是又非常毒舌,心思非常單純,對科學是絕對熱愛,對于非物理的東西不感興趣,性格乖僻。但是在整個“伽利略系列“中,湯川學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身邊的人,所發生的事情,逐漸由乖僻變得溫情,變得接地氣和合群,慢慢地走下神壇,變得人性化。而且湯川學這個大學教授同我見過的聽過的教授又有天壤之別,所以對他很感興趣。也許是因為作者創作出來的人物角色,現實生活中找不到也情有可原,但是他身上還是有好多東西值得以后作為科研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學習的地方。因為不同,不常見,所以倍加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