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教案 4-6
教學目標
1.繼續進行朗讀訓練,在反復朗讀中熟悉故事情節、理清文章思路、體味作者感情。
2.品位文中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內容,在揣摩小說語言、分析人物形象中體味文章的獨特魅力。
3.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生分析
這是一篇傳統的經典篇目,有出色的寫作技巧與深刻的主題表現。但需要主要的是,這篇文章所寫的故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初一的學生不大容易體會主人公的悲憤與沉痛。同時,因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容易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而忽略了對細節的咀嚼品味和深層次的探究,教師應注意引導。
教學理念
1.抓住文章重點,突出文章精髓,“長文短教”。這篇文章的篇幅比較長,可學點、可教點很多,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的取舍尤為重要。教學設計時應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內容,突出最精華的部分。
2.讀寫相聯,以讀促寫。這篇小說在寫作技巧上有著許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如:以小男孩為主人公的敘述角度,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詼諧幽默又不乏表現力的語言等等。應力求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教學思路與輔助手段
本文的教學設計可以有三種思路,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選擇。
1.從小說的文體特點切入,抓住小說的人物、環境、情節三要素,在分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貫穿對文章語言、情感的體味。
2.從學生的欣賞點切入,根據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悟到的欣賞點,分別從敘述角度、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幾個方面進行欣賞。
3.教師在課外選一篇同主題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
教學實施
一、導入新課
以愛國為話題引入新課。
二、查預習
1 給生字詞標上拼音
2 暢談閱讀感受
3 朗讀自己欣賞的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三、理清小說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明確:
小說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開頭——\\\\\\\'小院子里\\\\\\\'1—6)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鏡\\\\\\\'7—10)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課前
第三個階段(\\\\\\\'我看見這些情形\\\\\\\'——\\\\\\\'忘記不了\\\\\\\'11—23)發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后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這是小說的主體。——課上
第四個階段(\\\\\\\'忽然教學的鐘聲\\\\\\\'——結束24—29)高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布散學時的情景!抡n
四、學生有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確:怕提問。
*“這些景象”指什么?覺得“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說明了什么?
明確:指“畫眉在樹林……正在操練”。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設置懸念,
*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么關系?
明確:巧妙地點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并且為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發展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