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教案2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2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10月11日
一、課程目標:1.掌握“消息”這一新聞體裁的相關知識。
2.掌握這則“消息”的語言特點。掌握“消息”這一常見文體的寫法。
3、使學生認識到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深遠意義。從自我做起,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辦好奧運會。
二、教學策略:以讀帶寫
三、重點難點:1使學生掌握“消息”的相關知識和寫作特點。
2難點:指導學生學會寫“消息”。
教 學 活 動
師:文中有一些細節描寫,請找出相應部分并體會其作用。
生:劉淇在簽定完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合同后對記者說“他剛才簽字的鋼筆無比珍貴,他要永遠保存下去”。點撥:善于抓住典型細節,也是這篇報道寫得引人人勝的原因。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了他十分珍視中國人民為支
持奧林匹克運動和促進世界和平進步所作的努力,珍視世界各國在奧林匹克旗幟下的友好合作關系,也說明了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不論對中國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指導學生歸納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
討論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準確翔實,列舉數字,用事實說話;簡潔明了,信息量大。
1.本則消息的結構
正標題: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概括了報道的中心事件,一個“喜”字貫穿全文。 副標題:得票數比第二名多34票。突出了中國得票數之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導語:第1、2自然段。第1段以抒情的筆調開頭,表達了中國人申奧成功之后喜悅和激動的心情;第2牧用確鑿的數據說明中國申奧成功是眾望所歸。主體:敘述了三個內容,第3段說明了中國政府的態度,第4—5段報道兩輪投票的情況,第6—10段報道中國人及國際體育界人士的反應。
一、組織課堂討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組織課堂討論: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候,你在哪里?說說你所在的地方是怎樣慶祝這一時刻的,又是怎樣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做準備的?(開放式答案)
2.讓學生閱讀課文后的相關資料,結合巴黎等城市對北京申奧成功的反應,談談對“公平競爭,重在參與”的奧運精神的理解。
3.組織學生談談北京申奧成功的意義。討論: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利于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有利于中國更快地走向世界。
二、寫作指導
指導學生學寫消息,結合本課的學習及單元后的寫作訓練要求,趁熱打鐵,提前講解消息的寫作方法(見板書設計),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具體操練留待以后的寫作課進行。
(1)標題:消息的“眼睛”,力求準確、鮮明、生動、簡潔、形式多樣。
(2)導語:要以精練的語言概括事實或消息的中心,要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3)主體:足夠的材料,典型的事例。(4)背景材料或結語,必要的時候可以加上。
(5)注意事項:內容要真實,材料要翔實,數據要準確,文字要簡明。
課后體會 學習這則消息的關鍵之點在于應用,能力的提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指標,因此,要指導學生學寫消息,掌握這種常見文體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