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市長》
5. 齊仰之接待陳毅為什么可以打破“3分鐘”慣例?
這個細節,清晰地看出齊仰之思想的變化過程,同時可以迅速抓住矛盾沖突,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6. 陳毅為什么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這對推動故事情節展開有什么作用?
這是陳毅高超的說話藝術的表現,把革命政治說成“化學”,非常切合化學家齊仰之的身份,能夠引起齊仰之的談話興趣和極大注意,這樣使齊仰之與陳毅交談下去,陳毅也就巧妙地使齊仰之由“只有三分鐘之限”到“盡情盡意言之”,再到“秉燭夜談”“三天三夜”,這個妙喻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7. 本文哪些語言富有個性化?請舉例分析。
話劇是靠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因此要求對話個性化。陳毅豪爽、機敏、直率、風趣、胸懷廣闊、高瞻遠矚,所以他的對話誠懇親切、潑辣、深刻、幽默、風趣。如陳毅求見被拒后,自言自語的話頗有個性:“我就不相信,偌大一個上海我都進得來,這小小一扇門我就進不去!” 再次按鈴,開門之后說:“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長!”多么豪爽而潑辣。
齊仰之的語言則可以看出他固執、急躁、清高、樸直的特點。例:“他是何許人!不認識!”“好了,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時間到了!”“學者以無知為最大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我一定效力!”這些對話都表現了他的個性。
8. 戲劇有“潛臺詞”,這是戲劇語言的特點。下列幾句話的“潛臺詞”是什么?
①陳毅進齊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間,說:“齊先生就住這里!”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齊先生您是個海內外知名的化學家,怎么住在這么破舊的房子里,這與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②齊(看表)說:“還有兩分半鐘了。”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要講就快講,否則時間一到就不跟你講了。
9. 文中哪些詞語表示第一人稱“我”?
文中表示第一人稱“我”的詞語有:鄙人、在下、吾、本市長、不才、老朽。
10. 精讀“齊仰之:你們真的要辦藥廠!”——“陳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堿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回答下列問題:
①“所以我才親顧茅廬,如一顧不成,我愿三顧”,這句話出自什么典故?表現了什么?
三顧茅廬。 表現了陳毅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以一片赤誠之心尊重知識分子。
②齊仰之一段話充分表達了他的性格,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 )。
a.固執急躁 b.自我醒悟 c.認識正確 d.愛國情感
③語段中“化學”、“堿性”、“中和”分別比喻什么?
“化學”比喻社會變化之學,改變、轉移人心;“堿性”比喻陳毅關心國計民生,尊重科學;“中和”比喻政治需要科學,科學必須為政治服務,政治與化學中和。
④這段話在全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這是情節高潮部分,矛盾解決了。
【課外作業】
1.預習《虎門銷煙》,掃除文字障礙,了解新課文的內容。
2.思考《虎門銷煙》的“學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