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導學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24 小石潭記》導學案一、自主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2.整體閱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分析課文內容。
3.整體翻譯并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自主學習過程
(一)了解背景,切入課題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學家。在唐德宗貞元九年考中進士,是一位學識淵博而又年輕的政治家。他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團,力圖變革。但不久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當時是個非常荒涼的地方,但自然風景很美。柳宗元為了排遣郁悶,去城郊尋勝探幽,搜奇攬勝,把青山綠水作為自己描繪的對象,從中寄托自己的情懷。人們把他在永州寫的八篇散文稱作《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的一篇。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二)預習檢測,溫故知新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為坻( ) 佁( ) 然不動 21教育網
寂寥( )無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解釋詞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其岸勢犬牙差互( ) (4)以其境過清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掌握重點字詞。
2.通篇翻譯課文。
(四)分析課文內容:(朗讀――思考―討論――分析――點撥相結合)
1、這篇散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景物的?具體寫了哪些景物?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3、潭上有什么景物?
4、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觀魚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游覽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友情提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現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便會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五)鞏固拓展
1.背誦向導: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__________。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結全文: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表現了作者杰出的寫作技巧。
三、檢測反饋
1.《小石潭記》作者是 ,字 ,唐代河東人,所以世稱 。
2、選出加點字文言現象不同的一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