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學習要點
本文通過孫權的勸學,說明只要發憤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呂蒙本為武將,疏于詩書,孫權勸其從學,目的是使他能鑒古觀今,以史為鑒,使其行軍布陣、帷幄運籌更有良將之風。關于作者:
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重要的編年體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全書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共計1362年,取材廣博,除十七史以外,還有稗官野史、傳狀碑志、總集別集和百家譜錄等322種。史料取舍謹慎,考證翔實,文字質樸,敘事清晰,文筆流暢。這部宏偉的歷史巨著,由編輯到成書,歷時十九年。
關于孫權:
孫權,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東漢末,他繼其兄孫策據江東六郡,后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
關于呂蒙:
呂蒙,三國時期吳國杰出將領,他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輔助周瑜等大破曹軍于赤壁,并領兵襲破關羽,占領荊州。
學習本文,首先朗讀課文一遍,了解文章內容,找出生字、生詞,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釋。
思考:
1、孫權是如何勸告呂蒙的?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睂O權用現身說法,更使勸告有理。
2、呂蒙聽從孫權的勸告?結果怎樣?
呂蒙聽從孫權勸告,努力學習。具體學習的過程和情況,文章未作正面介紹,而是通過魯肅之口間接表現出來。魯肅與呂蒙同是東吳名將,作為老相識,魯肅過去是深知呂蒙的學識修養和才干的,但此次相逢與呂蒙談論天下大事后,竟驚呼其“才略”絕非昔日可比,并表現出由衷的欽佩,正揭示了呂蒙經過學習取得的驚人效果。而呂蒙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話語回答魯肅的驚嘆,既簡潔,又表現了自己治學的毅力和自信心,以及學習對于一個人才能的發展與提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3、呂蒙經過孫權的規勸及自己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個有才略的人,呂蒙的變化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多讀書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見識。
積累:
1、流傳至今的成語
吳下阿蒙:比喻學識尚淺。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2、詞語:
博士:指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涉獵:意為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的意思。
測試
1、下列句中紅色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當道,當權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治理
c、蒙乃始就學 從事
d、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擦眼
2、下列紅色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蒙辭以軍中多務 事情
b、見往事耳 過去
c、孰若孤 哪一個
d、自以為大有所益 增加
3、關于下列詞語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表示陳述語氣
b、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黻愂稣Z氣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表示感嘆語氣
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表肯定、確認
4、下列紅色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b、但當涉獵
c、蒙乃始就學
d、肅遂拜蒙母
5、對下面的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課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寫的方法來刻畫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