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馬》
牛 漢【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基本把握詩歌主旨。
2.品味語言,培養對語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通過詩歌意象把握詩歌的意蘊。
3.研讀賞析,形象探究,理解詩中汗血馬的象征意義,為追求精神的自由而奮斗不止。
【課文提示】
1.牛漢,原名史成漢,“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1955年由于受胡風事件的牽連,被拘捕囚禁兩年。“文革”期間,又被關入“牛棚”,強制勞動。
2.詩人牛漢執著追求一個永不退色的主題:受難靈魂的掙扎與不屈的抗爭。
【正音正字】
舐shì 搐chù 沁qìn 腺xiàn 彤tóng 坂bǎn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汗血馬》,描寫了汗血馬極盡奔馳,從飛奔到自燃再到撲倒的過程,它耗盡汗與血,悲壯而奇美:“它只向前飛奔/渾身蒸騰出彤云似的血氣/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凍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筋骨還飛奔一千里//汗血馬/撲倒在生命的頂點/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它是詩人“生活境遇的危難和心靈得抑郁不舒,更能激發一個人對命運抗爭的力量,而詩就是在這種抗爭中萌生的”極其生動的寫照。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汗血馬》語言傳神,感情渾厚,節奏舒緩卻有力,是培養感受語言美的很好材料。而詩歌蘊含的人生哲理對于世界觀、人生觀也有著積極的啟示作用。
【思維訓練】
1.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這首詩,主要是寫汗血馬竭盡全力在沙漠飛奔,直至生命耗盡,撲倒在地。
2. 第1節的兩句詩有什么表達作用?
一是寫出自然環境極其嚴酷,汗血馬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二是表現汗血馬從不退縮,勇敢地向絕境挑戰的精神。
3. 第2節中,哪些詩句與“悶熱”照應?
“無風的七月八月天/戈壁是火的領地”與“悶熱”照應。
4. “戈壁是火的領地”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夸張。 極言戈壁非常炎熱。
5. 汗血馬為什么能夠“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珠”?
汗血馬的“血管與汗腺是相通的”。
6. 詩人為什么說汗血馬“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
既是照應前面“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凍的云天”,同時“雪白的花”是高貴圣潔的,這是高度贊美汗血馬用自己的生命綻放了高貴圣潔美麗的花朵。
7. 詩歌塑造的汗血馬是一個什么形象?
汗血馬是一個超越生命的極限,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和輝煌,展示了生命的強悍和勇猛,忘我與執著,威武雄壯,奇光照人,奪人心魄的形象。
8. 這首詩贊美了汗血馬什么精神?
這首詩,贊美了汗血馬不畏艱難坎坷,勇往直前,意志頑強,生命倔強的精神。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預習《仿佛》:掃除文字障礙,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