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言》教學設計(通用2篇)
《談語言》教學設計 篇1
【同步達綱練習】
一、為下面詞語中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注音
1.弄巧成拙 a.zhuō b.zhuó c.zuó ( )
2.以訛傳訛 a.é b.huà c.è ( )
3.圩堤 a.wěi b.wéi c.yū ( )
二、用下列詞語造句
1.約定俗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頭頭是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適得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勞永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為下面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一勞永逸 a.散失 b.安閑 ( )
2.七月流火 a.指向下移動 b.流動 ( )
3.不假思考 a.憑借,通過 b.與“真”相對 ( )
4.以訛傳訛 a.敲詐 b.錯誤的 ( )
5.適得其反 a.適合 b.正好 ( )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
1.( )
a.一時間,漫天的大霧把什么都遮沒了,遠處的電線桿也躲得杳無音訊。
b.這部輕喜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們所有的煩惱都渙然冰釋了。
c.參加保險雖不能使人化險為夷,但卻能在災難不期而至時,使投保者得到一筆賠償,盡量減輕損失。
d.王寶森之流貪污腐化,揮霍浪費國家財產,他們的人格可說是不名一文。
2.( )
a.據報道,山東的幾個老鄉確實修過機器,也到過大亞灣核電站,但為首的那位老兄不是農民,而是地地道道的有幾十年工齡的工人,修的也不是什么洋人修不了的機器,而是人家根本不屑一顧的破爛玩意兒,所謂“震”住洋專家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b.讓國旗、軍旗和區旗邀游太空這一舉措的始作俑者,是兩位在五星紅旗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
c.這幾天,美國的一些國會議員和前政府官員還接連發表談話或給布什總統寫信,認為轟炸頂不了事,要干就干個痛快,派出地面部隊,推翻薩達姆,另立新政府。這就更與聯合國的有關決議本末倒置。
d.作為全市讀書競賽活動的倡導者,中共邢臺市委副書記王三堂曾對一次社會調查疾惡如仇:相當一部分家庭買書、藏書數量較少,讀書、用書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業余時間打麻將、泡酒吧引發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
3.( )
a.報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與五十多位同學不期而遇。
b.有人說:“生活提高了,生產就會提高。”這真是舍本逐末的說法。
c.他們個個生機勃勃,決心大干一場。
d.這篇文章觀點十分新穎,見解十分深刻,的確不同凡響。
4.( )
a.敵人被打跑了,但戰士們知道,他們不會甘心,一定會重整旗鼓的。
b.房租、郵費、電話費等,每個月都要近千元,若再開展活動,開支是左右為難了。
c.我相信他說的話是真實的,為什么要懷疑別人、杞人憂天呢?
d.對各種自然災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5.( )
a.西方詩歌很難譯得形神兼備,理性上我一貫贊同忠實,然而伴隨忠實而來的板滯或晦澀又常使我意興闌珊。
b.因為臨時有事,我未能去黃浦碼頭為他們送行,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對朋友失約,對此我一直耿耿于懷。
c.“神來”、“頓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經過千錘百煉之后,必然會產生的瓜熟蒂落。
d.他在選擇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學校時,既想報清華大學,又想報北京大學,總是見異思遷。
五、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的片斷,仔細閱讀后,用規定的修改符號(不必全使用),對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有語病和錯別字包括標點使用不當的地方加以修改
初三是初中最重要一年的學習。我們要經受毅志力的考驗,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才不至于將來老大圖傷悲。因為,我們將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六、閱讀
(一)
①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_________要被讀者仿效,____________更應該強調準確性,規范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制造混亂。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過意見,認為“最好水平”這個說法在口語中運用勉強說得過去,而在報刊上運用就不對了。“水平”,原意是水鈉矯媯鈉矯嬗澇妒瞧降模揮懈叩橢鄭揮瀉沒抵幀r虼耍怠白詈盟健保俏ケ呈呂淼摹5牽兩癖ǹ乖謔褂謾白詈盟健閉飧齟省?br> 1.上面兩個段落中,作者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論據屬于____________論據。
3.第一段中空格處應填的關聯詞是( )
a.既然 就 b.因為 所以
c.往往 因而 d.不僅 而且
4.第一段中的詞語“否則”在這是要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人知恥,勇于“懺悔”者不少。彩色戲曲藝術影片《包公誤》中,有這么一場戲:包公錯斷了邊關元帥狄龍謀殺太子一案后,先鋒官、狄龍之妻段紅玉也隨之被召回府。經過包貴的一再勸阻和包公的細心查訪,才發現這是一個錯案。公堂之上,當著狄龍夫婦之面,包公親自卸刑,要求包貴按法論罪,以儆百官。
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無瑕,一塵不染,有時會出點問題,事情的關鍵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線,“自我凈化”,及時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覺地清除齷齪的臟東西。可是我們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凈,自己不愿“擦”,還怕別人替他“擦”。或四處奔波,托人說情,開脫罪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輕描淡寫,隔靴搔癢地作一點自我“批評”;或徘徊猶豫,吞吞吐吐,下不了決心,怕“亮相”后丟人。其實,有錯不改,走到哪里都不會受歡迎,那才真正會降低威信。“包公請刑”,并沒有因此遭天下人恥笑,反使天下人覺得他執法如山,他因此受到更大的依賴和愛戴,威信更高。
斯大林說:“沒有自我批評,我們的黨就無法前進,就無法割開我們的膿瘡,就無法消滅我們的缺點。”毛澤東同志也早就告誡人們: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我們的同志應該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錯誤,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1.從全文看,第1段中“懺悔”一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中“先鋒官、狄龍之妻段紅玉也隨之被召回府”的后一個“之”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輕描淡寫”一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靴搔癢”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中“可是我們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凈,自己不愿‘擦’,還怕別人替他‘擦’”這個句子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屁股不干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1.a 2.a 3.b
二、提示:要在正確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上造句,答案略。
三、1.b 2.a 3.a 4.b 5.b
四、1.c(a.“杳無音訊”應改為“無影無蹤”。b.“渙然冰釋”指嫌隙誤會消除。d.“不名一文”應改為“一文不值”,“名”意為占有。)
2.a(b.“始作俑者”是貶義。c.“本末倒置”應改為“背道而馳”。d.“疾惡如仇”指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用在這里不恰當。)
3.d(a.“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b.“舍本逐末”改為“本末倒置”。c.“生機勃勃”指物,應改為“生氣勃勃”。)
4.d(a.“重整旗鼓”是褒義詞,應改為“卷土重來”。b.“左右為難”指人不知如何是好,應改為“捉襟見肘”。c.“杞人憂天”應改為“庸人自擾”。)
5.a(b.“耿耿于懷”應改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為“柳暗花明”。d.“見異思遷”應改為“左右不定”。)
五、1.將“初三是初中最重要一年的學習”改成“初三是初中學習最重要的一年。”
2.“我們要經受毅志力的考驗”中“毅”改成“意”。
3.“才不至于將來老大圖傷悲”中“圖”改成“徒”。
4.刪去“才不至于將來老大圖傷悲”中的“將來”。
5.將“我們將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中“將來”移至“都希望自己”之后。
6,把“而且”改為“所以”。
六、
(一)1.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
2.事實
3.c
4.報刊上的語言不準確不規范。
(二)1.承認錯誤
2.狄龍
3.把嚴重的問題輕輕帶過 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
4.比喻 有錯誤的行為
5.要勇于自我批評
《談語言》教學設計 篇2
一、課程目標:1學習作者將中心論點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論證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談話方式。2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口語和書面語的關系。3學會規范的使用語言。
二、教學策略:討論法、默讀法。
三、重點難點:重點 使學生把握本文的論點以及展開論點的方式。
難點 使學生從自身做起,規范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
教 學 活 動
一、導入
師:我們生活中每天要說很多話,可能是太平常了,大家反而不會注意其中
的規范和修飾。我們平時常用的口語大多有它相對應的書面語,大家能不能舉幾個例子?:生:父親——爸爸
師: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書上的語言和我們平時說的口語究竟有什么關系?
生:書面語更規范。書面語是經過加工的口語。
師:今天我們就在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帶領下,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
二、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1.適當介紹作者情況和作品背景:、
2.師:這是一篇相當于學術講座的談話文,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
絡,把握文章結構和大意。3.抽多名學生發言;
4.師小結:見板書設汁㈠
三、組織學生討論,歸納中心論點
1.師:本文的論點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蘊含在談話之中,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以提高其分析課文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3。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教師加以點撥,對學生有可能提出的說法逐一進行辯
駁。(見板書設計2)
由每組的負責人發言,說出討論出的中心論點。
(1)“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
(2)“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號慮大眾化:”
(3)“書面語應當口語化,規范化:”
(4)文章要口語化,規范化:”
4.糾正學生習慣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為論點的做法,使學生明確以下內容:作
者淡淪的足書面語的使用問題,其論點可以歸納為“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它又可分為兩個分論點,第一個是“書面語不能脫離u語”,第二個是“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這是由本文的形式決定的,因為談話必須乎易,而直接說出論點可能過于莊重,而且談話中,句子與語境的關系更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時,談話是個逐步展開的過程,往往先把最主要的觀點說出來,然后逐步把思想表達完整。
【課后體會】本文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在初步接觸議論文之后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要借用課文,的例子,啟發學生,使其具備一定的應用能力,規范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如文中“七月流火”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義卻在于讀書不能望文生,,教學中可借此例引導學生認真讀書。
談語言2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10月27日
一、課程目標:1學習作者將中心論點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論證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談話方式。2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口語和書面語的關系。3學會規范的使用語言。
二、教學策略:討論法、默讀法。
三、重點難點:重點 使學生把握本文的論點以及展開論點的方式。
難點 使學生從自身做起,規范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
教 學 活 動
四、研討重點句子
1.師:請大家看這句話:“他們不懂得,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 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請劃出這句話的主謂賓;
2.抽學生回答,明確答案。
3.師:從結構上說,這只是一個單句,“不 懂得”的賓語又是由—個多重復句充 當的,復句的第一層是什么關系呢?
4.師:前一個分句本身又是—個并列復句:作者在此要表達前一個分論點“書 面語不能脫離口浯”,但又不能直說,因此就批評反面現象“脫離了口語”;為了表意更加充分和飽滿,也為了句式更加流暢,作者又換個角度說“脫離了人民大眾白勺語言”:又進而指出其結果“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于是形成了一個多重復句: 于是作者就把這個復句結構作“不懂得”的賓語,最終形成了這個結構復雜的單句 (見板書沒汁3)
五、完成課后習題:1.指導完成課后習題一。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作文,對之進行修 改。3.請學生闡述自己修改的內容,對之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1.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愛好寫作的人應當愛語言,掌握好語言。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 2段:講某些人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3、4段:例證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5段:舉朱自清的例子說明作品還是樸素自然的好。
第三部分(第6712自然段):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6、7段: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8、9段:例證某些用語的不規范; 10段:既要規范,又要大眾化; 11段:不應以“約定俗成”反對規范化;12段:規范的標準是發展的。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
(1)“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把這話作為論點的困難在于:第二,所指不明,究竟這里的規范化和大眾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談的是書面語和口語的關系,而“大眾化”在此所指不確;第三,“考慮”一詞,不符合這句話成為論點的標準。(2)“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直接表達論點的句子應該較為簡約,這句話也不符合標準。(3)“書面語應當口語化,規范化。”這樣說邏輯不通,只有“口語書面化”,沒有“書面語口語化”的說法,“書面語規范化”,也行不通,因為書面語已經是經過規范化的語言了。(4)“文章要口語化,規范化。”這樣說會使人誤認為文章形式本身的規范化。
論點: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a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b書面語應當是規范的。
【課后體會】“最好水平”,作者說在書面語中不能用,在口沖勉強可用,因為本文是在談論書面語,其實用在口語中也是很蹩腳的,不可取,教學可順便點到口語也要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