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書簡(節選)》教案(精選2篇)
《獄中書簡(節選)》教案 篇1
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獄中書簡(節選)》出自羅莎.盧森堡之手。作者選取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角度,這封書信以清麗精致的筆觸,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贊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覺,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樂觀積極的高尚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1、本節課生難字詞比較多,需識記,作者需要詳細的了解。
2、讓學生掌握描繪的四方面內容以及側重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應引導學生掌握本文的三種寫作手法:“對比”、 “烘托”、“借景抒情”.
4、引導學生掌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通過教材的學習,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質疑的能力,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樂觀積極的高尚情感。
三、說教材的重難點以及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依據教材的特點,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用“美麗的生命去詮釋生命的美麗”。 學習革命烈士熱愛生活、充滿愛心的高尚情操。 難點確立為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為什么不寫自己在獄中生活的艱苦、自己的斗志,而是滿懷喜悅的描述自然美景呢?突破難點應采用教師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并組織小組合作填表的方式。難點應結合課后練習,小組合作探究文章寫法等環節,得以突破。
四、學法指導
方法:自主、合作、實踐、探究
讓學生通過填表,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的結構,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另外,又指導學生合作討論、共同解疑以突破重點、難點。
五、教法
三單元閱讀教學法
認知閱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通過概括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
理解閱讀:深入學習課文;合作探究,品位語言和構思,深入研討課文內容。
拓展閱讀:讓學生暢談讀了這篇課文以后的感想?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樂觀積極的高尚情感。
六、教學過程與環節設計
在認知閱讀環節中主要訓練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歸納能力,并整體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理清文章的結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做適當評價。
在理解閱讀環節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通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構思、寫作方法等方面的賞析,促使課文內容的研討更加深入。
拓展閱讀環節中,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注意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積累的結合,并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樂觀積極的高尚情感。
七、多媒體課件
課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與實效的特點,處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予以指引。
八、教學特色
本課的教學實施了我校“三單元閱讀教學法”,教師由講師變為導師,學生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用合作、討論、研究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學習疑難,使課堂變成了開放型課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意識和良好的情感價值觀,并使之整合提高。
《獄中書簡(節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
品味文中富有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加深對語言的分析和理解。
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與贊美。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對“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覺。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第二課時
一、賞析導入
二、大意再現
三、自主賞析
1、默讀全文,找出作者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地點給朋友寫信,這一系列的環境描寫,充分描寫出了作者深陷囹圄的感受,從而你體會到了什么?
2、“拯救了這條生命我多么高興啊!”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3、勾畫出楊絮飄飛的景象。想象楊絮飄飛是怎樣的幅場景。思考此美景表現出了什么?
4、夜鶯是在什么環境下歌唱的,它歌唱得怎樣?
四、研析感悟
1、作者對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覺和贊美生命力的現象跟人有什么關系。
2、深陷囹圄卻沒有用大量的筆墨描寫生活的不幸,描寫殘遭的迫害……而描寫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從這里,你能感悟到什么?
五、拓展延伸
六、作業鞏固
小記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