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導學案(精選2篇)
日出導學案 篇1
課題9.日出學習目標1.掌握“囁嚅、凄涼、蕭條、世故、凄楚、喃喃、憤慨、獰笑、安分守己”等詞語。2.了解并掌握戲劇的一些基本知識。3.學習并體會戲劇通過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4.學習戲劇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朗讀、揣摩臺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學習重點學習并體會戲劇通過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學習難點學習戲劇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朗讀、揣摩臺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學 習 過 程備注六、布置預習1.學生自主掌握生字詞情況(包括讀音、字形、解詞、連詞成句等)。2.學生搜集關于曹禺的生平事跡。 3.學生搜集了解關于戲劇的相關知識。 4.課文戲劇的矛盾沖突是什么?是怎樣發展的?5.從這幾次沖突可以看出黃省三怎樣的性格特點?第一課時一、預習展評1、了解戲劇藝術知識2、請學生介紹作者與作品3、請幾個同學口述課文故事梗概,互相補充和糾正,從而正確了解課文內容。二、出示學習目標1.掌握“囁嚅、凄涼、蕭條、世故、凄楚、喃喃、憤慨、獰笑、安分守己”等詞語。2.了解并掌握戲劇的一些基本知識。3.學習并體會戲劇通過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4.學習戲劇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朗讀、揣摩臺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三、合作探究預設問題一:課文戲劇的矛盾沖突是什么?是怎樣發展的?預設問題二:從這幾次沖突可以看出黃省三怎樣的性格特點? 四、精講點撥理解這篇戲劇的語言特色。 (1)劇中人物語言不僅要表達人物的意圖和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處的特定環境。讀一讀劇中李石清的幾段臺同,說說他的個性特點。重點朗讀黃省三控訴潘李二人的臺詞,體會并讀出黃省三的內心感受。 (2)試補出破折號所省略的話,并說說劇本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五、當堂達標閱讀《雷雨》片斷,回答后面的問題。周樸園: 哦,侍萍!(低聲)是你? a魯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周樸園: 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b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c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d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周樸園: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e魯侍萍: (怨憤)我沒有找你,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沒想到到這兒來,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1.a句表現周樸園說這話的感情是 ( )a.驚喜 b.惶恐 c.驚呆 d.驚疑2.b處兩句是劇本中屬于_________的文字,是劇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3.c.d兩句是周樸園的連聲責問,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征? ( )a.自私虛偽 b.冷酷陰險 c.老于世故 d.偽善殘忍4.e句有言外之意,未盡之言(即潛臺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十年了,你還是念念不忘我。b.三十年了,你終于還是找到我了,我還是沒躲過你的追尋。c.已經三十年了,你到我這里來,還有什么用呢?d.你沒有死,這將對我的名譽地位構成嚴重的威脅。5.魯侍萍不止一次說到命運:“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對魯侍萍的命運觀,分析正確的—項是 ( )a.侍萍不能解釋自己三十年來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認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b.魯侍萍在苦難中掙扎,悲嘆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運,但也表現出對世道不公的憤懣與不平。c.她雖然一再說“命運”如何,但并無深意,只是客觀反映了她對自己苦難一生的悲嘆。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侍萍覺醒了,她所說的“命”,從根本上看,是對不公平世道的控訴與抗爭。6.對這個片斷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段戲使周魯兩家三十年前舊恨的沖突實質明朗化了。b.侍萍與周樸園的對話,從私生活領域揭露了周樸園的丑惡靈魂。c.侍萍的突然出現,使周樸園馬上意識到,這將危及到他的名譽地位,因而他一下子變得冷酷無情起來。d.周樸園思念的是年輕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這段戲表現了他復雜的心情和性格。六、布置預習學習心得
日出導學案 篇2
7.海上日出
課前自學
一、詞語積累。
1.我會讀詞語,并能圈出生字。
一剎那 奪目 分辨 鑲金邊 一縱
2.我會將詞語寫得工整美觀。
分辨 鑲邊 縱橫
3.我能用三角形符號標出并摘錄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組)
4.我能用“目不轉睛、一剎那、奇觀”各說一句話。
二、初讀課文。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繪日出景象的?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2)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2.討論交流:文章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讀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話概括了我們的共同感受。
課堂導學
三、預習檢測。
四、品讀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神奇壯觀。
1.獨立閱讀并思考:為什么稱“海上日出”為“偉大的奇觀”?
學習建議:按順序研讀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天空景象的變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畫面,感受“奇觀”。
2.理解重點句子:
“太陽好像負著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1)為什么覺得“太陽好像負著重擔”?
(2)這句話采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妙處?用這種方式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這句話朗讀時可想象太陽升起時吃力的樣子,使自己的語速語調和句子表達的意思一致。
“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1)為什么不容易分辨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誰比一比讀這句話。(賽讀)3.自由品讀第4、5自然段,抓住“透”、“鑲”、“染”來體會太陽的光芒是不可阻擋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4.誦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我從段中感受到了: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要求: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畫面,感悟作者對日出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小組討論: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本文怎樣背誦最好?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背誦全文。
六、拓展延伸。本文作者通過細心觀察,為我們描繪了大自然神奇壯觀的景象。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嗎?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課后檢測
七、根據拼音寫詞語。
fēn biàn fā tònɡ fàn wéi
( ) ( ) ( )
yí chà nɑ zònɡ hénɡ qí ɡuān
( ) ( ) ( )
八、辨字組詞。
剎( ) 辯( ) 鑲( )
殺( ) 辨( ) 壤( )
九、根據意思寫詞語。
1.不轉眼鏡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2.指周圍的世界。( )
3.光彩耀眼。( )
4.雄偉美麗而又少見的景象。( )
十、先指出句子的修辭手法,再按要求改寫句子。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修辭手法:( )
縮句: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修辭手法:( )
改為陳述句:
十一、連線。
范圍 亮光 透出 光彩 負著 上升 躲進 紅霞 使勁 重擔 出現 云里 發出 擴大 有了 重圍
十二、課內閱讀。
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這兩段文章選自《 》作者是
這兩段文章按照 順序寫的。
2.找出文段中形容神情專注,聚精會神的詞語寫下來,并造句。
( ):
3.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有
4.文中描寫日出時動作的詞語有
5.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深( ) 消失( )
縮小( ) 暗( )
竟然( ) 東張西望( )
6.用“ ”畫出文中的擬人句。
7.“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句子中的“沖”“跳”寫出了太陽什么特點?
8.改寫句子.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9.用“/”把第二段分成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