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初中說課稿 > 初中說課稿范文 >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通用4篇)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

發布時間:2022-12-24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通用4篇)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能與勢能”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六節“合理利用機械能”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能量、動能和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初步概念,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功”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各種形式的能的起點,因此,引導組織學生學好,能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機械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相關因素。

  2、能力目標:

  (1)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2)進一步了解利用“控制變量”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重視實踐,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心理品質;

  (3)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二、說教法:

  1、實例講授法

  能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時,運用舉例法進行教學,并結合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推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2、實驗探究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學則采用實驗探究法進行,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交流討論法

  對于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學性,則采用交流討論法,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情況形成共識,得出可靠的正確的實驗結論,從中也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鞏固本節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怎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這就要指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考察,綜合分析,達到從實踐到認識上的飛躍。另外要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幫助理解,拓寬知識。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復習提問:

  1、物理學上所說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2、功的單位是什么?

  (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單位的講授做準備)

  (二)舉例引題,建立能量、動能、勢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關于“能”方面的俗語,如風能、水能、電能、太陽能、能源等,引入“能”這個概念。

  2、從實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義。如流動的水、風、張開的弓、壓縮的彈簧、舉高的鐵錘等都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并能夠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即都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從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強調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轉化過程,從而指出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致也是焦(j)。

  3、針對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并結合實例中的物體是由于運動還是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等而能夠做功,得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在講完概念后再舉一此實例讓學生分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壓彎了的撐桿具有_________能。

  (三)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物理規律

  實驗探究1: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圖8-35和8-36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利用同一個鋼球來控制質量相同時,從不同的高度滾下(速度不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運動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2:利用木球和鋼球(質量不同)從同一高度滾下(控制速度相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木球和鋼球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出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以上兩次實驗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兩點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信息。

  實驗探究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中圖8-37和圖8-38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同一重物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所處的高度有關——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實驗2:讓兩個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鐵塊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越大。

  實驗探究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將一只彈簧橫放在一個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將一小鋼球向固定端壓縮彈簧,叫學生認真觀察放手后能將小鋼球推出多遠。用大小不同的力壓縮彈簧做兩次,再引導學生探究,最后得出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結、鞏固練習

  1、讓學生對本課中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訓練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2、鞏固練習:

  例1: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動能、勢能、機械能怎樣變化?

  例2:一物體機械能為35j,勢能為27j,則它的動能是多少?

  例3:灑水車沿街道勻速行駛,將水灑向路面。在此過程中,它的動能將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業:課后作業第1題;《學生用書》p116補充習題中的(1)和(2)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動能與勢能

  1、能量的定義: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量。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

  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有就越大。

  3、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也越大。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能與勢能”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六節“合理利用機械能”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能量、動能和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初步概念,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功”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各種形式的能的起點,因此,引導組織學生學好,能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機械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相關因素。

  2、能力目標:

  (1)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2)進一步了解利用“控制變量”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重視實踐,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心理品質;

  (3)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二、說教法:

  1、實例講授法

  能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時,運用舉例法進行教學,并結合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推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2、實驗探究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學則采用實驗探究法進行,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交流討論法

  對于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學性,則采用交流討論法,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情況形成共識,得出可靠的正確的實驗結論,從中也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鞏固本節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怎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這就要指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考察,綜合分析,達到從實踐到認識上的飛躍。另外要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幫助理解,拓寬知識。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復習提問:

  1、物理學上所說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2、功的單位是什么?

  (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單位的講授做準備)

  (二)舉例引題,建立能量、動能、勢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關于“能”方面的俗語,如風能、水能、電能、太陽能、能源等,引入“能”這個概念。

  2、從實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義。如流動的水、風、張開的弓、壓縮的彈簧、舉高的鐵錘等都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并能夠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即都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從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強調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轉化過程,從而指出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致也是焦(J)。

  3、針對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并結合實例中的物體是由于運動還是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等而能夠做功,得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在講完概念后再舉一此實例讓學生分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壓彎了的撐桿具有_________能。(三)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物理規律

  實驗探究1: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圖8-35和8-36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利用同一個鋼球來控制質量相同時,從不同的高度滾下(速度不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運動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2:利用木球和鋼球(質量不同)從同一高度滾下(控制速度相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木球和鋼球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出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以上兩次實驗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兩點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信息。

  實驗探究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中圖8-37和圖8-38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同一重物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所處的高度有關——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實驗2:讓兩個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鐵塊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越大。

  實驗探究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將一只彈簧橫放在一個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將一小鋼球向固定端壓縮彈簧,叫學生認真觀察放手后能將小鋼球推出多遠。用大小不同的力壓縮彈簧做兩次,再引導學生探究,最后得出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結、鞏固練習

  1、讓學生對本課中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訓練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2、鞏固練習:

  例1: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動能、勢能、機械能怎樣變化?

  例2:一物體機械能為35J,勢能為27J,則它的動能是多少?

  例3:灑水車沿街道勻速行駛,將水灑向路面。在此過程中,它的動能將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業:課后作業第1題;《學生用書》P116補充習題中的(1)和(2)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動能與勢能

  1、能量的定義: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量。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

  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有就越大。

  3、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也越大。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能與勢能”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六節“合理利用機械能”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能量、動能和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初步概念,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功”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各種形式的能的起點,因此,引導組織學生學好,能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機械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相關因素。

  2、能力目標:

  (1)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2)進一步了解利用“控制變量”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重視實踐,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心理品質;

  (3)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二、說教法:

  1、實例講授法

  能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時,運用舉例法進行教學,并結合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推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2、實驗探究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學則采用實驗探究法進行,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交流討論法

  對于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學性,則采用交流討論法,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情況形成共識,得出可靠的正確的實驗結論,從中也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鞏固本節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怎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這就要指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考察,綜合分析,達到從實踐到認識上的飛躍。另外要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幫助理解,拓寬知識。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復習提問:

  1、物理學上所說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2、功的單位是什么?

  (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單位的講授做準備)

  (二)舉例引題,建立能量、動能、勢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關于“能”方面的俗語,如風能、水能、電能、太陽能、能源等,引入“能”這個概念。

  2、從實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義。如流動的水、風、張開的弓、壓縮的彈簧、舉高的鐵錘等都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并能夠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即都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從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強調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轉化過程,從而指出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致也是焦(j)。

  3、針對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并結合實例中的物體是由于運動還是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等而能夠做功,得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在講完概念后再舉一此實例讓學生分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壓彎了的撐桿具有_________能。(三)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物理規律

  實驗探究1: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圖8-35和8-36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利用同一個鋼球來控制質量相同時,從不同的高度滾下(速度不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運動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2:利用木球和鋼球(質量不同)從同一高度滾下(控制速度相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木球和鋼球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出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以上兩次實驗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兩點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信息。

  實驗探究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中圖8-37和圖8-38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同一重物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所處的高度有關——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實驗2:讓兩個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鐵塊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越大。

  實驗探究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將一只彈簧橫放在一個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將一小鋼球向固定端壓縮彈簧,叫學生認真觀察放手后能將小鋼球推出多遠。用大小不同的力壓縮彈簧做兩次,再引導學生探究,最后得出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結、鞏固練習

  1、讓學生對本課中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訓練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2、鞏固練習:

  例1: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動能、勢能、機械能怎樣變化?

  例2:一物體機械能為35j,勢能為27j,則它的動能是多少?

  例3:灑水車沿街道勻速行駛,將水灑向路面。在此過程中,它的動能將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業:課后作業第1題;《學生用書》p116補充習題中的(1)和(2)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動能與勢能

  1、能量的定義: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量。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

  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有就越大。

  3、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也越大。

  高初中物理說課稿:《動能與勢能》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能與勢能”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六節“合理利用機械能”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能量、動能和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初步概念,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功”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各種形式的能的起點,因此,引導組織學生學好,能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機械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相關因素。

  2、能力目標:

  (1)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2)進一步了解利用“控制變量”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重視實踐,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心理品質;

  (3)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二、說教法:

  1、實例講授法

  能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時,運用舉例法進行教學,并結合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推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2、實驗探究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學則采用實驗探究法進行,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交流討論法

  對于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學性,則采用交流討論法,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情況形成共識,得出可靠的正確的實驗結論,從中也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鞏固本節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怎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這就要指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考察,綜合分析,達到從實踐到認識上的飛躍。另外要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幫助理解,拓寬知識。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復習提問:

  1、物理學上所說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2、功的單位是什么?

  (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單位的講授做準備)

  (二)舉例引題,建立能量、動能、勢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關于“能”方面的俗語,如風能、水能、電能、太陽能、能源等,引入“能”這個概念。

  2、從實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義。如流動的水、風、張開的弓、壓縮的彈簧、舉高的鐵錘等都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并能夠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即都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從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強調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轉化過程,從而指出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致也是焦(j)。

  3、針對實例中共同存在著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并結合實例中的物體是由于運動還是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等而能夠做功,得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在講完概念后再舉一此實例讓學生分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壓彎了的撐桿具有_________能。

  (三)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物理規律

  實驗探究1: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圖8-35和8-36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利用同一個鋼球來控制質量相同時,從不同的高度滾下(速度不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運動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2:利用木球和鋼球(質量不同)從同一高度滾下(控制速度相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木球和鋼球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出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以上兩次實驗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兩點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信息。

  實驗探究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中圖8-37和圖8-38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同一重物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所處的高度有關——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實驗2:讓兩個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鐵塊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越大。

  實驗探究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將一只彈簧橫放在一個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將一小鋼球向固定端壓縮彈簧,叫學生認真觀察放手后能將小鋼球推出多遠。用大小不同的力壓縮彈簧做兩次,再引導學生探究,最后得出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結、鞏固練習

  1、讓學生對本課中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訓練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2、鞏固練習:

  例1: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動能、勢能、機械能怎樣變化?

  例2:一物體機械能為35j,勢能為27j,則它的動能是多少?

  例3:灑水車沿街道勻速行駛,將水灑向路面。在此過程中,它的動能將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業:課后作業第1題;《學生用書》p116補充習題中的(1)和(2)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動能與勢能

  1、能量的定義: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量。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

  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有就越大。

  3、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也越大。

初中八年級物理《動能與勢能》優秀說課稿范例(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八年級物理《力》優秀教案(通用12篇)

    知識目標1、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2、能在簡單的問題中,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著最大靜摩擦力;3、掌握動摩擦因數,會在具體問題中計算滑動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4、知道影響動摩擦因...

  • 初中八年級物理《光的反射》優秀說課稿模板(通用2篇)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級物理(上?茖W技術出版社)第四章第二單元的內容,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內容,它與日常生活.生產.軍事.航天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屬于理解的知識。...

  • 八年級物理教案(通用12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了解生產、生活及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二)過程與方法: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收集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信息,使收集信息...

  • 八年級物理《物體的顏色》說課稿(通用2篇)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物體的顏色》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說教材和學情本節課內容在老教材中為選學內容,只要求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常識性的了解本節知識。...

  •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升華和凝華。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認識升華和凝華。...

  •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9篇)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2)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3)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過程和方法1)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 初中八年級物理《杠桿》教案怎么寫(精選5篇)

    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選自九年級第十三章第四節的教材內容,學習本章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三個力和力的示意圖等知識點,為本章的學習做了知識上的準備。...

  • 2023年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答案參考(通用6篇)

    快樂的暑假有時會讓人忘記了作業,但是同學們還是要記住按時完成暑假作業哦!下面是整理的關于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答案(國標版),歡迎閱讀參考!練習一一、練一練1.左 增加2.水 酒精3.1.93g/cm? 金 0.294.右 34.45.110? 一立方米的銅所含物質...

  • 八年級物理《走進分子世界》教學反思(精選3篇)

    《走進分子世界》這一節是《從粒子到宇宙》向物質世界的兩極進軍。由于肉眼對微觀世界看不見,學生在感知這些知識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注意對學生微觀分子模型的引導。...

  • 初中八年級物理《光的反射》優秀說課稿模板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級物理(上?茖W技術出版社)第四章第二單元的內容,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內容,它與日常生活.生產.軍事.航天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屬于理解的知識。...

  • 八年級物理《汽化》教學反思

    《汽化》一節的教學知識內容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汽化方式,具體有蒸發和沸騰的發生的條件、特點,這些內容的學習,要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學生學習活動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 八年級物理《物體的顏色》說課稿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物體的顏色》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說教材和學情本節課內容在老教材中為選學內容,只要求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常識性的了解本節知識。...

  • 2020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答案

    一、選擇題(共36分,每小題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B D D A C A D B D B A B B D C D B二、填空題(共14分,每空1分)19.增大 不變 20.10 減小21.8 豎直向上 22.大 受力面積小,壓強大23....

  •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寒假作業答案2020

    練習一1.樹葉 空氣柱2.固體 振動3.固體能夠傳聲4.響度 音調5.音色 頻率6.真空不能夠傳聲7.不能 間隔時間太短8.響度 音色 音調 響度 音色 音調 音色 音調 響度9.人耳 聲源10.(1)是 是(2)乙丙 甲11.機械鬧鐘 B12.固體 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效...

  • 2020年八年級(初二)物理寒假作業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格1 分,共30分)1、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稱為 ,其中有 、 兩種方式。2、毛毛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當毛毛靠近鏡子時,它在鏡子中的像的大小 。...

  • 初中說課稿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久热 | 黄色视频网站夜夜嗨转域97 | av毛片精品 | 亚洲中文久久久久久精品 |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一再猛点 | 成人18视频免费69 |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 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 | 娇小性色伦xxxxx中国av | 91精品亚?一区二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在线 | 亚洲顶级毛片 | 国产口语对白老妇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欧美国产韩a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卡1卡二卡3卡四卡 |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 亚洲伊人a线观看视频 |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 | 66lu国产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sesese | 日产国产亚洲精品系列 | 成年人av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公司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3ATV | 四虎影院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久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91婷婷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又色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 亚洲国产99999在线精品一区 | 午夜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一级内谢一级一内高请 |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aaa毛片视频 | 91免费黄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