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精選3篇)
《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 篇1
《我們大家跳起來》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音樂教材第五冊第四課。本課安排了欣賞《小步舞曲》、唱歌《我們大家跳起來》及音知識3/4拍子這三個內容。《小步舞曲》是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創作的一首3/4拍子的鋼琴練習曲,旋律流暢,舞蹈懷強。而《我們大家跳起來》則是根據這一樂曲的第一樂段旋律填詞而成的一首兒童歌曲。歌詞簡潔易懂,詞曲結合緊密,很適合兒童歌唱、舞蹈。這兩者之間是由感受3/4拍子的特點,了解其含義及強弱規律這一知識技能的教學為主線貫穿其中。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①能自信地演唱《我們大家跳起來》這道歌,并樂意參與表現。②能在音樂活動中感受、表現3/4拍子強弱規律,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風格。而3/4拍子是三年級上學期學生要掌握的新知識,因此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新課程標準對于知識技能的教學明確地提出:一要改變音樂課程中那種單純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的傾向,二要改變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方式,把其放在具體的音樂實戰活動中,并看重學習知識和獲得技能的方法與過程。而認識和掌握3/4拍子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作為知識技能的教學,我改變了過去那種枯燥講授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跳小步舞、打擊樂伴奏、聲勢動作創編和唱歌曲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舞會”的情境中欣賞《小步舞》并體驗其樂曲風格,在學跳小舞曲的過程中感受3/4拍子的韻律特點,通過樂器伴奏、聲勢動創編掌握和表現3/4拍子的韻律特點,最后師生一起跳集體舞復習鞏固整節課的內容。整堂課要求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探索,大膽自信地表現,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獲得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
上這一節課時,我從欣賞《小步舞曲》入手,向學生介紹樂曲、音樂有的同時,要求學生觀察舞步,學生很快發現小步舞是“三步三步一走的”。接著讓學生看舞步動畫,學跳小步舞,學生驚喜地發現“第一步大,第二步小!”在老師的帶領下隨樂跳小步舞后,學生體驗了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并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3/4拍子每小節有三拍,第一拍強,第二、三拍弱”。在學生的自我探索中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很輕輕松地學會了音樂的知識。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3/4拍子的強弱特點,我設計了舞會小樂手的形象,先讓學生隨樂自己地敲一敲,自主地體會3/4拍子的強弱規律。然后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自己手中的樂器發出的聲音選擇表現強拍還是表弱拍,并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各抒已見府論得非常激烈,最的按大家設計的不同方案通過合作給樂曲伴奏,表現出3/4拍子的強弱,在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中掌握了音樂知識和技能。
掌握了知識就需要運用。我設計安排了聲勢律動接龍的游戲,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隨樂表現出3/4拍子的強弱。這一教學環節非常適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上老師激勵、肯定的語言,激活了學生的求學思維。學生參與非常主動,在創編過程中表現得很投入,毫無約束地表現自我。在游戲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享受了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玩樂中完成了新知識的鞏固和運用。
這一堂課上過之后,學生投入的表現,欣喜愉快的表情讓我記憶猶新。僅僅因為改變了教學方法,就讓課堂變得如此的輕松、愉快,“教”與“學”都在“享受”中完成,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比以往任何一堂課都要好。可見教師領會好新課標,改革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堅持大膽嘗試,和學生一起探索、學習,讓每一節音樂課都變得輕松愉快。
《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響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學習強調句頭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體驗多種形式集體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我們大家跳起來》、幼兒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節奏卡一張、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引導語:(出示面具)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將要舉行歡樂的假面舞會,我要邀請一個朋友作為我的舞伴哦,聽,舞會的樂曲響起來了!
教師隨著音樂做三拍子的邀請動作 (重音拍手,后兩拍邀請),讓幼兒直觀
受三拍子音樂的特點。
師:看清楚我是怎樣邀請舞伴的嗎?一起來學一學。
二、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a、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歡樂的舞會自然少不了優美的歌聲
師:你聽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據幼兒回答內容出示相應的圖卡)
b、第二遍傾聽歌曲,學習歌曲。
師:現在我要跟著優美的歌聲來邀請舞伴咯。(教師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請舞伴)
師: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請”的動作?
三.在游戲中學習歌曲
1、邀請舞伴學習歌曲
師:在舞會上每個人都要邀請一位朋友作為舞伴。誰學會邀請舞伴了?請他來試一試。(其他幼兒小聲跟著唱)
2、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四.創造與表現。
1.幼兒為歌曲編配邀請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的表演唱,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展示出來。
五.集體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歌、舞、樂的表現形式,全班進行表演唱,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情緒。
《我們大家跳起來》教案 篇3
游戲目的:
1、幼兒能協調、靈活地跳圈。
2、幼兒能很好地分辨顏色。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小呼啦圈若干個(也可以畫圈)、大紙箱一個、各種玩具若干、籃子兩個。
游戲玩法:
1、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上。將玩具放入大紙箱,紙箱放在離起跑線十米的終點處。將呼啦圈分成兩部分,不規則的擺在兩隊起點到終點之間(間距不要過大)。
2、老師說“開始!紅色!”兩組的第一名幼兒手里拿著籃子開始跳圈跳向終點(可以單腿跳也可以雙腿跳),然后在紙箱里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到籃子里(玩具上只有有一種顏色符合就可以),帶著籃子跑回起跑線。最先回來并且帶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組獲勝。
2、第一名小朋友把籃子交給第二名小朋友,然后老師喊“開始!綠色!”第二名小朋友跳向終點后,把籃子里的玩具先倒進大紙箱,然后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進籃子,重復上述過程。
注意:
1、老師要注意幼兒可能會搶同一件玩具。
2、幼兒必須每一圈都要跳到。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很有趣、又富有故事情節的體育活動,我覺得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也適合我們班的小朋友。活動的目標是:1、能在協助下輕松地雙腳跳。2、會看顏色并對應跳相同顏色的圈。3、能以愉快積極的情緒參加活動。
活動開始時,我為幼兒掛上了小兔頭飾,以情景“媽媽帶兔寶寶去游玩”開始,幼兒們很感興趣,也很快進入角色,跟著媽媽一起去游戲。在游玩的時候又通過玩圈來練習本領,掌握雙腳并攏跳的技能。一開始是一個兔寶寶跳一個圈,兔媽媽示范,兔寶寶學習,這個動作很簡單,因此,兔寶寶們學得又快又好,在繼續游玩的過程中,發現另一個場地上有很多圈連在一起,兔寶寶們在音樂聲下,一個個排好隊雙腳輕松地往前跳,鞏固練習跳的動作。其實,這已經是活動的第一個游戲了,在第二個游戲找顏色跳圈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及時幫助一些能力相對差一點的幼兒,同時也要即使表揚和鼓勵。兩個游戲下來,幼兒已經很累了,由于天氣也比較熱,我們就站在圈中一起做了放松活動,適當地休息了一下,而后再進行換掛牌,繼續游戲,在換牌的時候也發展了幼兒自主交換的能力,而且能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一定的調整。最后,我們又輕柔的音樂聲中邊吃蘿卜邊休息,完成了整個游戲活動。
在這個體育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跳彩圈時,有些幼兒比較貪玩,不愛遵守紀律,也沒聽清楚兔媽媽的要求。所以,在游戲前,一定要讓幼兒聽清楚要求和規則再進行游戲,這樣活動就比較有序,也相對輕松一點。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