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探索與反思
困惑之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仍然未能很好地整合。教學是一個讓學生探索知識與方法、增長技能、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既要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還難以把握這兩者的關系,往往是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放開了,卻忘了結果;或者重視了結果,而教學的方法卻又回到了傳統當中,很容易出現“穿新鞋,走老路”這種現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致力于尋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積極探討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法。
三、我們的反思
1、教師要不斷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
課改給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鑒于此,在業務上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駕御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產生共鳴,結出思維和知識的火花,跟上新課程的時代步伐,進而推進新課改的落實。
2.師生地位的變化
課改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象力的生發,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于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3、教師必須寫好教學后記
作為地理教師,堅持寫好教學后記有許多好處。 寫好教學法后記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但面對的學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識水平、性格、興趣等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找到一個既符合教材邏輯規律,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寫好地理后記是捕捉教學“靈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學設計中產生“靈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善于捕捉”靈感”,并應用于地理教學中。寫好地理后記為撰寫地理教研論文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學后記是教師進行地理教學的心得,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記錄。因此,教師的教學后記不能僅僅停留在堅持“記”上,而應該將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學后記整理出來,認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總結,探究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撰寫有關的教學教研論文,為地理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