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 與愛同行”主題班會
親愛的兒子:
盡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唯一的大學生之后,我心里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為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巴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貞操和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為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咋樣的,你知道嗎?
后來,隨著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后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到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里,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一位辛酸的父親
感人小故事:
1.母愛只在0.018秒
一位平凡的母親,用身體保護了在火車輪下的女兒。女兒只是右手斷了,她卻全身大面積受傷,腳也骨折了。她沖到火車底下只用了一剎那,在一剎那的時間了,她保護了自己的女兒,為母愛譜寫了一支偉大的歌!一剎那有多久?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剎那等于0.018秒!
0.018秒,能做什么事?對我們來說,什么事也不能做:不能看電視,不能寫字,不能玩電腦,不能看書,甚至連抬起筆都不夠。然而這位母親就在0.018秒內,撲到了女兒身上,把女兒身體全部蓋住了,只有女兒來不及伸到車廂底下的右手被碾斷了。火車開過后,她心疼地抱起了女兒,走了幾步才意識到姿勢不對,但已撲通一下摔倒在地。但她一直把女兒的斷手伸向天空,生怕弄臟了它。
2.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XX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3.年輕母親舍身救兒: XX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4.鮮血救嬰兒: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人們在清理廢墟時,發現一位母親割破了自己的血管用熱血哺育懷中的嬰兒。正是這偉大的母愛才使得這個孩子得以存活。
反思之一:
你還記得嗎?
你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
你放學遲遲不愿回家,貪玩,離家出走;
你經常“煲電話粥”,不愿與父母外出;
你長時間看電視,與父母爭吵……
愛的天平
把父母為你做的事和你為父母做的事列舉出來,作為砝碼放在天平的兩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傾斜得太厲害?如果是,請你加重砝碼。
節日由來:
母親節的由來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由費城的安娜(ana.jarvis)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19xx年,她的母親去世后,安娜悲痛欲絕。兩年后,她和朋友多方奔走,以求讓母親節成為法定節日。安娜認為,子女經常忽視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們想起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第一個母親節于1910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活動中,康乃馨被選為獻給母親的花。母親尚健在的人佩帶紅色康乃馨;如果母親已經去世,則佩帶白色康乃馨,以表達心中的哀思。后來又延伸為安慰那些在戰爭中失去丈夫、兒子的女性的節日。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議案,將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母親節,并舉辦慶祝活動。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