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 與愛同行”主題班會
父親接的由來
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father's day),和“母親節”一樣,“父親節”也起源于美國。1909年,一位名叫多伍德的女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傳播“母親節”。在此期間,她想到了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人世,父親不得不艱難地獨自擔負起撫養孩子的家庭重擔。過去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在她的腦海里浮現。多伍德女士深深地感到設立父親節的必要。她向社會呼吁,引起了人們的積極響應,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被選為“父親節”。在1910年6月,美國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還健在的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紅玫瑰花,以表達對父親的敬意;而父親已故去的人,則佩戴一朵白玫瑰花,以此表達對父親的無限懷念和哀思。
反思之二:
請你說說
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你對父母了解多少
父母做什么工作?
什么時候上下班?
工作時間長嗎?
你覺得你的父母辛苦嗎?
他們為什么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你的父母多少歲?
你的父母什么時候生日?
你的父母穿什么碼數的鞋?
你的父母喜歡吃什么?
你的父母喜歡什么顏色?
感恩方法大奉獻: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聊聊學習情況,談談收獲,講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多為父母著想。
(4)學會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
(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7)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8)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9)多做慈善事業,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社會、國家、人民作貢獻。
總結:
1.為父母不怕吃苦 為自己打拼到底
2.無論如何,父母勞心勞力地為我們的前途著想,我們應該好好地讀書,不要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長大之后一定孝順父母。
3.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班主任寄語:
當代作家畢淑敏說:“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也許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許它只是一碗淡飯,但在愛的天平上,他們等值,因為——孝心無價!
同學們,愛我們的父母,無論他們有多老;愛我們的父母,無論他們有多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