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感恩”之樹枝繁葉茂——感恩主題班會
趙蜀岐(家長)——
我的小孩在上五年級之前,她是一個較為懶散的人,上課開小差、不完成作業等現象常有發生。上了五年級以之后,她不但沒有把這些壞習慣改掉,反而變本加厲,還學會了撒謊。在這次“感恩”中隊活動中,老師選她擔任主持人,大大提高了她的積極性,每天為節目排練忙上忙下,無形中對她的心靈觸動很大,變化也極其顯著:比以前更積極向上了;學習自覺性大大提高了;做人誠實了;積極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孩子的這些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點是學校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培養教育,特別是這次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更是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王志玲(家長)——
最近,學校開展了感恩教育活動,自活動開展至今,兒子給了我很多驚喜:比如我在醫院做了一個小手術,晚上吃飯時他竟破天荒幫媽媽喂湯喂飯,一副小大人模樣;還有六一彩排后,老師問他是否通知媽媽來接,他果斷地說,“媽媽做了手術需要休息,我還是自己坐車回去吧!”這種變化令我感動之余,更讓我靈魂深處產生了一種久違的震撼……記得一位偉人曾說過,幸福的生活就是一顆感恩的心加上少許金錢。是的,一個會感恩的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幫助,也只有感恩,才會讓一個人以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家庭、朋友、同事及社會,感恩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
【心聲】
“感恩”原來并不遙遠
梁婉華(學生)——
是什么讓我們開懷,幸福地過好每一天?是什么讓我們充實,感動地過好每一天?答案就是這兩個字——感恩。我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太陽,應該從小學會感恩。開學以來,學校一直堅持開展感恩教育,學校充滿了愛的生機。每個星期一都開展的有關感恩的國旗下的講話,為同學們交流感恩心得搭建了一個舞臺;“六一”兒童節的主題班隊會,通過各種形式,教育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抱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言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當受到同學、老師、家長或陌生人的幫助,我會獻上最真誠的一句話——“謝謝!”我也時常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葉馨(學生)——
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使我們心中長出了一棵棵感恩的常青樹。現在校園里到處談論的話題都是感恩:學校開展的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六·一”兒童節的節日也是有關感恩的。還有許許多多的活動讓學生們認識感恩的重要性。我在感恩教育下逐漸養成了一些好習慣:同學幫助我時我會說聲謝謝;媽媽幫我拿東西時會感謝媽媽……感恩讓我們對小小的事情都抱著感激的態度。學會感恩后,生活變得更美好了,對于一餐飯也會有感激之情。我覺得感恩不僅使人對事情抱以客觀態度,還讓人越來越善良。我認為,對身邊一切使自己得益的事都應抱有感恩之情,這樣,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會用樂觀友善的態度。讓我們一起做感恩的人吧!
劉惠瑩(學生)——
我以前從來不會幫助媽媽洗衣服、洗碗、洗菜等等這些家務,學校開展了感恩教育后,每個星期休息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天爸爸下班回來我都會給他倒上一杯熱茶,順便為他按摩一下肩膀,讓他松馳一天工作的疲勞。有空的時候,我喜歡問媽媽懷孕生我的辛苦,更知道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我覺得,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爸爸媽媽對自己和家庭的付出,那他就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了,大家如果學會了感恩,我們的生活就會很美。
凌安拉(學生)——
再過四個月我就滿十歲了,講實在的,長這么大還真沒覺得要去感激誰,因為我覺得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現在所有的快樂與幸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本學期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以來,我懂得了什么叫感恩:感恩其實就是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學會如何感激別人。老師為我傳授知識,我要感激;爸媽為我創造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要感激;同學在我有困難時幫助我,我要感激……我要感激所有給過我幫助的人。
魏曉瑩(學生)——
以前,大家認識不到爸爸媽媽養育我們很辛苦,我們應該對父母感恩;沒有認識到同學們不求回報地幫助我們,我們應該對同學感恩;沒有認識到老師辛勤教育我們,我們應該對老師感恩。現在,同學們在感恩教育的熏陶下,知道了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人為我們付出,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感謝這個世界,感謝父母、老師、同學,感謝愛著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同學都在一天一天發生變化,感恩已經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里,我們在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