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任安書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導讀>
《答司馬諫議書》作于熙寧三年(1070),為作者答復司馬光的復信。緣起于作者于熙寧二年(1069)任為宰相,推行新法,受到守舊派的強烈反對,當時右諫議大夫司馬光寫了一封長達3300余字的信給作者,抨擊新政,不遺余力。作者撰此文答復。在文中作者辯明侵害、生事、征利、拒諫、致怨五事,并對士大夫不恤國事,茍且偷安,墨守成規(guī)的思想表示不滿。全文簡明嚴整,措辭委婉而有骨力,不卑不亢,尤見骨氣。
報任安書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雖罷駑,亦嘗側(cè)聞長者遺風矣。顧自以為身殘?zhí)幏x,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抑郁而無誰語。...
司馬遷
(2003-01-02 10:51:18)節(jié)選自《昭明文選》卷四十一。這是司馬遷寫給他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在現(xiàn)在河南滎陽市東北)人,漢武帝時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征和二年(前91年),戾太子發(fā)兵殺江充。...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方法。 4、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和要求1、了解《史記》的寫作過程和成書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2、感受司馬遷逆境中發(fā)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觀。3、體會本文敘事、說理、抒情融于一爐的寫法。4、積累實詞、虛詞與句式。...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方法。 4、掌握更多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和要求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2、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3、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方法。4、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的行文特點: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結,迂回曲折,但又脈絡清晰。2、體會文中表現(xiàn)出的作者身受極辱后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3、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生死觀。...
一、教學目的:1、通過本單元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以及四篇傳記文學的學習,了解司馬遷百折不撓、發(fā)憤著書的精神,了解《史記》“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文學性及史學性。...
《報任安書》(節(jié)選) 教學設計示例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理清文章的思路。2.積累實詞、虛詞與句式。(二)能力訓練點體會本文敘述、說理、抒情融于一爐的寫法。...
文言文閱讀是語文閱讀當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內(nèi)容,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題速度,需要我們在反復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难晕摹秷笕伟矔烽喿x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報任安書》仆少負不羈之才,...
一、 教學目的: 1、通過本單元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以及四篇傳記文學的學習,了解司馬遷百折不撓、發(fā)憤著書的精神,了解《史記》“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文學性及史學性。...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的行文特點: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結,迂回曲折,但又脈絡清晰。 2體會文中表現(xiàn)出的作者身受極辱后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 3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生死觀。...
一、朗讀1——3自然段,讀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二、引導學生翻譯第四自然段。明確:本段列舉古代被稱頌的“倜儻非常之人”受辱后“論書策,以舒其憤”的例子。本段應用了歸納說理的方法。...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了解《史記》的寫作過程和成書原因。積累文言詞語與句式。2、過程與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探究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鑒賞本文敘事、說理、抒情融于一爐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