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散文鑒賞
“我要求你們的工作完全表現你們自己,不僅是一種意見,一個主張,要是你們自己的,便是細到像游絲的一縷情懷,低到像落葉一聲嘆息,也要讓我認得出是你們的而不是旁邊人的”。這里,意思就是說散文中沒有作者這個人的神情浮動,就沒有意義可言。以及“特質是個人的,一切都從個人的主觀發出來”而不是別人的“自我”展現。蒙田說:“我所描寫的是我自己!本褪恰白晕摇边@個意思。
金:“我自己有一種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我們了解了這么多人的說法,一言蔽之,散文就是展現“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一種文學形式。“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葉至誠在《假如我是一個作家》里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這就成為新時期復蘇散文的偉大藝術宣言。從此,我國的散文開始進入了全面、多元化的發展時期,主要體現在創作主體,表現主體,題材等都呈現了多元化。
然而,講到這里,什么是散文筆調呢?
明確:所謂散文筆調,指的是以“我”為主角,以第一人稱娓娓告白的親切口吻寫出的敘述文字。即是說散文要反映真實的,客觀存在的“我”的靈魂。因此,欣賞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寫出了鮮明的“自我”的個性,是最關鍵的。
舉例:《紀念劉和珍》中,你們看到了什么?
②因“實”出“虛”
既然散文是一種“實”“虛”結合,因“實”出“虛”的藝術。那么,什么是“實”?明確:“實”指的是現實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實的客觀事物。作者在對客觀存在的一切加以描寫,寄托自己的情,并通過事物展現活生生的“自我”的靈魂,即散文的神,這就產生出了“虛”。在寫作散文的過程中呢?表達應準確無誤取信后世,力戒虛構編織、嬌情偽飾。就是要寫出真實而動人的情感,讓你的讀者忠實與你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而寫“虛”要注意那兩個方面呢?請大家在課本上找出并明確雜文和隨筆的區別與聯系又是什么?請大家在書上畫出。
舉例:《淚珠與珍珠》“離愁思鄉”、《故都的秋》“眷戀”等。
所以散文的欣賞就是在體驗“實”的基礎上,因“實”出“虛”。
③即小見大
散文的寫作,題材廣泛。所謂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入微,皆可入文。說的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入文,成文。
郁達夫說:“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边@就是以小見大。這就為我們論證了“人性、社會性與大自然的調和”的散文特征。
其實,只有寫真實的身邊瑣事,才能真正撥動千千萬萬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凈化他們的靈魂。林秋、季羨林等人,也持“即小見大”的觀點?傊,留心生活,留心身邊感人的瑣事,抓住一點,升華開去,引向深入,賦予深情、以情動人,以真情感人。
④注意“情致”和“文”的結合
散文在各種文體中,偏于陽春白雪,是一種高雅而精粹的表現藝術。篇幅不長,但立意深,多見識,有真情,有趣味,文字表達有個性,富于文采,在民族語言中最雋美,最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