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人》課文解讀
寫敏妮和喀布爾人之間有趣、快樂的談話和交往。
那些日子是秋天的早晨,正是古代的帝王出去東征西討的季節;我卻在加爾各答我的小角落里,從來也不走動,卻讓我的心靈在世界上漫游。一聽到別的國家的名字,我的心就飛往那邊去,在街上一看到一個外國人,我的腦子里就要織起夢想的網,——他那遙遠的家鄉的山嶺啦、溪谷啦、森林啦,布景里還有他的茅舍和那些遠方山野的人們自由獨立的生活。[作家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也許因為我過的是植物一般固定的生活,叫我去旅行,就等于當頭一個霹靂,所以在我眼前幻現的漫游景象,加倍生動地在我的想像中重復地掠過。看到這個喀布爾人,我立刻神游于光禿禿的山峰之下,在高聳的山嶺間,有許多窄小的山徑蜿蜒出入。我似乎看見那連綿不斷的、馱著貨物的駱駝,一隊隊裹著頭巾的商人,有的帶著古怪的武器,有的帶著長矛,從山上向著平原走來。[這一部分是小說家構思的故事情節。]我似乎看見——但是正在這時,敏妮的母親就要來打擾,她央求我“留心那個人”。
敏妮的母親偏偏是個極膽小的女人。只要她一聽見街上有什么聲音,或是看見有人向我們的房子走來,她就立刻斷定他們不外乎是盜賊、醉漢、毒蛇、老虎、瘧疾菌、蟑螂、毛蟲,或是英國的水手。甚至有了多年的經驗,她還不能消除她的恐怖。因此她對于這個喀布爾人充滿了疑慮,常常叫我注意他的行動。
我總是笑一笑,想把她的恐懼慢慢地去掉,但是她就會很嚴肅地向我提一些嚴重的問題。
小孩從來沒有被拐走過么?
那么,在喀布爾不是真的有奴隸制度么?
那么,說這個大漢把一個小娃娃抱走,會是荒唐無稽(查考)的事情么?
寫敏妮母親的疑慮,更反襯出這個喀布爾商人的忠厚、善良。
我辯解說,這雖然不是不可能,但多半是不會發生的。可是這解釋還不夠,她的恐怖始終存在著。因為這樣的事沒有根據,那么不讓這個人到我們家里來似乎是不對的,所以他們的親密友誼就不受約束地繼續著。
敏妮的母親膽小謹慎,想阻止敏妮與喀布爾人的交往,由于“我”的民主,使得他們依然快活地交往下去。這在“我”,一方面是出于對女兒的疼愛,另一方面也出于知識分子的修養。
每年一月中旬,拉曼,這個喀布爾人,總要回國去一趟,快動身的時候,他總是忙著挨家挨戶去收欠款。今年,他卻勻出工夫來看敏妮。旁人也許以為他們兩人有什么密約,因為他若是早晨不能來,晚上總要來一趟。[每天都要抽時間來看望小敏妮,可以看出喀布爾人對敏妮的喜愛。]
有時在黑暗的屋角,忽然發現這個高大的、穿著寬大的衣服背著大口袋的人,連我也不免嚇一跳,但是當敏妮笑著跑進來,叫著“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的時候,年紀相差得這么遠的這兩個朋友,就沉沒在他們的往日的笑聲和玩笑里,我也就覺得放心了。
在他決定動身的前幾天,有一天早晨,我正在書房里看校樣。天氣很涼。陽光從窗外射到我的腳上,微微的溫暖使人非常舒服。差不多八點鐘了,早出的小販都蒙著頭回家了。忽然我聽見街上有吵嚷的聲音,往外一看,我看見拉曼被兩個警察架住帶走了,后面跟著一群看熱鬧的孩子。喀布爾人的衣服上有些血跡,一個警察手里拿著一把刀。我趕緊跑出去,攔住他們,問這是怎么回事。眾口紛紜(這里形容說話的人多而雜亂)之中,我打聽到有一個街坊欠了這小販一條軟浦圍巾的錢,但是他不承認他買過這件東西,在爭吵之中,拉曼把他刺傷了。這時在盛怒之下,這犯人正在亂罵他的仇人,忽然間,在我房子的涼臺上,我的小敏妮出現了,照樣地喊著:“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拉曼回頭看她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笑容。今天他胳臂底下沒有夾著口袋,所以她不能和他談到關于那只象的問題。她立刻就問到第二個問題:“你到公公家里去么?”拉曼笑了說:“我正是要到那兒去,小人兒!”看到他的回答沒有使孩子發笑,他舉起被銬住了的一雙手,“呵,”他說,“要不然我就揍那個老公公了,可惜我的手被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