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演講不僅感動了黑人,還感動了其他美國人,還感動了其他任何聽過讀過他的演講的人們!
③滿懷憧憬——家園的渴望和自由的夢想(深情,憧憬,激昂,響亮)
“我有一個夢想,從前奴隸的后嗣和奴隸主的后嗣,有一天,可以在佐治亞州紅色的山巒上,平起平坐,兄弟相稱!
“我有一個夢想……
“當我們讓自由響徹千村萬戶、每州每城……”
在“我有一個夢想”這部分,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演講者即興發揮的“痕跡”,——它或者并不完全符合邏輯,但完全合乎情感的抒發,——是的,“夢想”無疑首先深深地打動了他自己!
在這部分我們還可以看到,作者提到最多的實際上是“平等”,奴隸的身份已不存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才是實現自由的最大阻礙。
世上沒有什么比家園更牽動人心,更讓人渴望擁有,世界上有多少戰爭、有多少詩歌就是因它而發生!世上沒有什么比自由更加美好,比對自由的夢想更讓人心生向往,世上有多少奮斗、有多少苦難就是因它而產生!
——就是這里的渴望和夢想,讓這篇政治演講稿閃現出美麗的人情光輝,變得溫柔而抒情,從而有了慷慨激昂所不能替代的情感力量!
詩意的語言、激情的表達,就穿插在朗讀、講評中完成。
(可選擇適當的語段齊讀、教師再讀)
三、結束(5分)
1.闡釋板書
教師:頑強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心,使演講有了強烈的鼓舞力量,這是剛性的理性的力量;對家園的渴望和對自由的夢想,則極大地激勵了人們去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前行!這是柔性的情感的力量。這二者的核心則是深沉的愛國情感和博愛的胸懷,正是它使演講具有了崇高的道德感召力量。它們在詩意的語言和激昂的表達中煥發出了驚人的激動人心的偉大力量。成就了不朽的演講名篇!
2.播放視頻
1968年,金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斯人已逝,激動人心的聲音卻仍在熱愛自由的人們心頭回蕩。
放視頻。
3.結語
學生齊讀:1964年,馬丁•路德•金獲諾貝爾和平獎,他在獲獎感言中深情地說:總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看到,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宇宙間的哀號將會變成友愛的詩篇。
教師:——50年過去了,他的夢想在世界上實現了嗎?他的夢想會實現嗎?他的夢想什么時候能實現呢?
——所以,(指課題)我有一個夢想;所以,(指我們)我們有一個夢想;所以,人類有一個夢想!
最后板書
斗志
詩意
博愛 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