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整理匯總
233.賞心悅目: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234.上行下效:貶義,不用于表示群眾以干部為榜樣。
235.少不更事:年紀輕,經歷的事情不多。 更:經歷。
236.身無長物:并非指自己沒有特長,而形容除自身此之外空無所有.長:多余。
237.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踐。(正:體驗;誤:身體)
238.身臨其境: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239.深孚眾望:孚,使人信服.指深得眾人的信賴和尊重。易解為“不孚眾望”.
240 審時度(duo)勢: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度:估計。
241.尸位素餐:形容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24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指日出的東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樹梢,指黃昏。比喻在 這邊失敗了,在那邊卻得到了勝利。
243.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244.師心自用;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并非指學習老師的方法來運用。
245.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于驚人消息,屬誤用。
246 時乖命蹇(jian):時機不準,命運不好。乖:不顧。蹇:不順利。
247.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只言片語作為自己的話來說,多用來形容一味重復別人而缺乏主見。使用時注意褒貶色彩。
248.食不果腹: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正:飽;誤:果品)
249.始作俑者:開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韻人或惡劣風氣的開創者。濫用于一切倡導人。
250.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251.首鼠兩端:形容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常誤解為言行前后不一致。首鼠:猶豫,進退兩難。
252.殊途同歸: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正:不同;誤:特殊)
253.數見不鮮:數:屢次;鮮:新殺的鳥獸。經常來的客人就不宰殺禽畜招待。原意是常到別人家去就惹人討厭。后來形容事物經常見到,并不新奇。
254.數典忘祖:數說禮制掌故.卻把自己的祖先忘了。比喻忘本,現也用以指對本國歷史的無知。
255.數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比喻忘本.現也比喻對本國歷史無知.
256.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257.碩大無朋:大得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巨大無比.朋:比。
258.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以死刑也不能抵償他的罪惡。(正:罪惡;誤:辜負)
259.聳人聽聞:故意夸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260.素昧平生:指對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來不認識。昧:不明白,不了解。平生:從來。(多用于陌生人)
261.嘆為觀止:贊嘆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觀止:看到了止境。
t
262.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才能、鋒芒,不使外露。(正:隱藏;誤:韜略)
2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桃樹、李樹不必向人打招呼,樹下自然走成一條道。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264.醍醐灌頂: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徹底醒悟。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265.天馬行空:天馬:神馬。馬的奔騰如同騰空飛行。多比喻詩文、書法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