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學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① 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
② 沛公欲王關中 王:統治
③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④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國賊戾之士哉 仇:報復
⑤ 大喜,籠歸,舉家慶賀 籠:用籠子裝
⑥ 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⑦ 日將暮,取兒稿葬 暮:落山
⑧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
⑨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3. 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長肉
②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③
4. 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① 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
② 魚肉縉紳 魚肉:以……為魚肉
③ 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④ 君子病無能焉 病:以……為病
⑤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5. 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①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品、收入
②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收獲、心得
③ 作有利于時,制有便于物者,可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⑤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動
⑥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收藏、經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
⑦ 司馬子反渴而求飲 飲:飲料、湯食
6. 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 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②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彎腰
③ 以夭梅病梅為業 夭、病:使……彎曲,使……生病
④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發出聲音
⑤ 李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
⑥ 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7. 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
①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泣:為動用法,為……哭泣
②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