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復習鑒賞古詩詞的語言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霜滿地。
悠閑自在 白云千載空悠悠。
水連綿 斜暉脈脈水悠悠。
263頁《漢江臨泛》
漢 江 臨 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非常扣題,寫出“臨泛”船身顛簸時的獨特觀感。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涌,浪拍云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
282頁典例1《新晴野望》
新 晴 野 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氛垢:塵垢
第三聯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簡要分析。
“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這里是形容詞用作動詞,銀白色的河水在麥田外閃動著粼粼波光,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出”,將山峰擬人化了,雨后沖洗后的群山,在晴日照映下,碧峰秀出,比平時更富層次。 這兩個字充分顯現出雨后“新晴”的特點。
分析關鍵詞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應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第一步該詞對表達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第二步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見教師書263頁)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提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263頁《送柴侍御》“同”字是否為全詩的關鍵?
263頁《密州出獵》,“狂”在整首詞中的作用。
263頁《湖州歌》“望”的作用。
作業:四十六課時2《觀獵》,6《清平樂 村居》
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鹿 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臺城》中“鳥空啼”的“空”字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嗎?它與《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現的意境是否相同?請加以賞析。
答:①這兩個“空”字表現的意境不同。②“鳥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勞地”的意思;既襯托出夢一般的景色,又暗含了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感慨:臺城歷經變遷,已經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卻一年一度春色,連鳥兒也無謂地在啼鳴。這與杜甫的“隔葉黃鸝空好音”有異曲同工之妙。于樂景中注入哀情,反襯自然無情人有情,傳達出詩人心靈深處的憂傷。 《鹿柴》中的“空”是“空曠”之意,展現的是大山幽靜、不聞人語的情境,表現寧靜幽深的境界。(意思對即可,語句不通順,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