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 (蘇教版)
1、列數字:1/25秒;
2、引用:“像眼鏡蛇一樣萬無一失”;
3、舉例子:一條蝰蛇。
◎◎ 作者由“蛇” 和“蓑鲉” 探討出斑紋呈現的規律是什么?(6節)
———斑紋起源于對一種簡單圖案的特別嗜好,動物的外表要么是斑紋,要么是斑塊,要么是斑點。
◎◎ 除了蛇,文章又描繪了哪些動物的斑紋?(7節)
——— 鮭魚、螺殼、瓢蟲、鷹隼、長頸鹿、斑馬、老虎、豹子等。
(投影有關圖片)
◎◎ 作者對虎和鹿生活習性的探討中得到了什么啟發?(8節)
——— 文章在對虎和鹿生活習性的說明中發現,虎一般單獨生活,而被捕食動物幾乎都群居,讓人不禁質疑“團結就是力量”。
(投影有關圖片)
※※ 作者由動物的斑紋又聯想到哪些內容?(10節)
——— 聯想到美女的文身、病變的皮膚、母親的妊娠紋、遇害者的抓痕,進而說明斑紋無處不在。
※※ 如何理解“斑紋,對稱設計”? (10節)
——— 奶牛與毒蜂:善與惡;
美女與皰疹:美與丑;
母親與遇害者:生與死。
(投影有關圖片)
◎◎ 文章是如何拓展斑紋的范圍的?(11-14節)
——— 文章由植物、大地、人類的勞動、宇宙,直至我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小到大,由內到外,從具體到抽象,斑紋無處不在。
※※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內涵及作用?
——— 內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對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贊。
作用:既是一種哲學沉思,也是對主題的升華。
六、總結課文:
一般來說,說明文都是以單個的事物、事理與現象作為說明對象的,而《斑紋》不是這樣。它從動物的皮毛寫起,主要介紹動物皮毛的紋樣,同時也涉及到人類社會許多現象。“斑紋”在文中含義是多樣的,并不是一種,動物皮毛的花紋,人體、自然與人為的紋樣,人類勞作與動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記,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說明的斑紋。通過這些斑紋,作者試圖說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與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 主題表述:
本文通過對形形色色的斑紋的描繪,敘述大自然與人類社會許多奇妙的景象,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贊。
※※※ 感悟寫法:
1、以一馭多,自由灑脫。文中描寫了許多現象,但始終以斑紋為中心,散而不亂。
2、多種表達,多面展示。運用多種手法,說明、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使表達對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藝術感染力。
3、繪形繪色,富有詩意。許多畫面的說明與描寫具有質感,像電影鏡頭一樣逼真,如開頭的一段,視覺沖擊力很強,而有些地方則如抒情詩一樣,如對大地上勞作的描寫。
※※※ 質疑探討:你認為《斑紋》藝術表現上存在哪些不足?
1、意象的過于稠密,反而沖淡了藝術感染力;
2、過分依賴于知識,削弱了人性與情感內涵;
3、語言的華麗繁復,設置對思想表達的障礙。
◎◎ 作品評論
當散文寫作日益成為文人養病的方式時,周曉楓的散文卻依舊保持著銳利、沉著、優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鮮明的散文文體意識、語言探索精神,她的寫作在當代散文界已經獨具一格。 (青年評論家謝有順)
斑紋》是一本能夠喚醒人們沉睡記憶的書,它讓我們想起許多遠逝的鮮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學命題。
在她的筆下,人與動物們的勞動、愛情、壯麗的生和寂靜的死,都浸透著絢麗、壯觀與詩意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