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詳解及經典考題分析
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
【解析】頷聯告訴我們的是“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 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⒗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畫線句。 (4分)
【參考答案】“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松感受;“乍輕”呼應“新脫”,描寫入微,抒發了詩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一點1分,語言1分)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
【鑒賞】
這首詩當是長慶三年(823 ),詩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時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償,心中自然快慰。這首小詩,反映了詩人在杭州的第一個春天即將來臨時內心的喜悅激動之情。
從詩的結構看,前四句寫詩人在早晨的所聞所見,后四句則是抒發詩人對早春氣象的感受。也許是因為詩人對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來了。此時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大概是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的緣故吧,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催促著人們早早起床。這四句通過晨光、鼓聲以及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兩個動物——犬、鳥的傳神刻畫,在緊扣“早”字主旨的同時,又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詩歌的后半部分表現了詩人在這樣春天氣息越來越濃郁的環境下 ,產生的輕松愉快之感。“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致詩人忘了自身的酒量,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新脫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氣候,脫去冬衣會令人煥然一新,輕松爽快,所以說“體乍輕”!绑w乍輕”而“頭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際,當有頭重腳輕、飄飄無定之感。這既是實寫酒意未消時身體真實的感覺,同時又何嘗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詩人陶醉了呢?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樣的境界中,他忘記了一切憂愁和煩惱,以致于“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這兩句照應詩題,寫夜間因為沒有鄉夢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詩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他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里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
寄遠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 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3分)
(2) 本詩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5分)
【答案】(1)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江面的清寂。另一方面以景寫情,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