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詩詞鑒賞之情景關系
摘句賞析的試題,又如XX年高考語文福建卷第5題第(2)小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行
[宋]嚴 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①聲。
【注】① 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之感。
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皆極見藝術功力。頷聯以融情于景、景中見情取勝,殘雪映江,斷雁失群,新月與潮水共生,這些凄涼景象最能寫出詩人的羈旅鄉愁;頸聯則以寫景獨特見長,寫天空和樹梢倒映寒江,倒影極妙,舟行江上,仿佛在樹杪中穿行。比較這兩聯,頷聯更適宜考查考生鑒賞“景”與“情”關系的能力,故命題人以此為測試點。
以情景關系為命題點的試題,近幾年已成為比較穩定的一種題型,不過,其提問方式有時會有變化。如XX年重慶卷第12題的第(2)小題:“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又如XX年遼寧卷第9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的?”我們不妨看看其評分說明:“答出思鄉之情,給2分;答出以景寓情,給1分;具體答出景與情的關系,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可見,這類題目還是要求考生探討詩歌“情”與“景”的關系。至于如何組織答案,考生還得依據試題的具體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