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專題復習第三課時
28.工廠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以后,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每月廢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廢品率下降了九倍。(廣東卷)
“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數(shù)”。
29、對調整工資、發(fā)放獎金、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等問題,文章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和深刻的說明,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法。(湖北卷)
屬于前后照應不周,應改為“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說明和詳細的規(guī)定”。
30.人們認為,團隊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不只是個體貢獻的簡單相加,而是能使隊員行動一致、互相配合的團隊協(xié)作技能。(湖南卷)
屬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不只是”不能與“而是”搭配,應將“不只是”改為“不是”。
31.地鐵緊張施工時,隧道突然發(fā)生塌方,工段長俞秀華奮不顧身,用身體掩護工友的安全,自己卻負了重傷。(江蘇卷)
“掩護”與“安全”搭配不當。
32、采取各種辦法,大力提高和培養(yǎng)工人的現(xiàn)代技術水平,是加快制造業(yè)發(fā)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江西卷)
“培養(yǎng)”與“水平”搭配不當。“大事”前的復雜定語應按以下習慣次序排列:1、表指代領屬或時間處所。2、表指稱或數(shù)量。3、動詞或動詞短語。4、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5、名詞或名詞短語。
33.一個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個人多年的苦悶,就應該是無價的,也應該是解決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遼寧卷)
“解決困境”不搭配,應為“解決矛”或“擺脫困境”。
33、提高早餐質量十分重要,早餐營養(yǎng)應提供占人體每天所需總量三分之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而我們對待早餐一定不要馬虎。(四川卷)
搭配不當和表意不明,主要問題在第二分句。其一,不是“早餐的營養(yǎng)”“應提供”,而是“早餐”“應提供營養(yǎng)”;其二,“每天所需總量三分之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由于語序不當造成歧義,應該為“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總量三分之二”。全分句改為“早餐應提供占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總量三分之二的營養(yǎng)”。
34、21世紀的中國有沒有希望,關鍵在于既要堅定地繼承和發(fā)掘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廣泛地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文化。(四川卷)
搭配不當,“有沒有”是兩面,而“關鍵在于”是一面,應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35、獲取信息的能力,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決定和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天津卷)
“衡量”與“標志”搭配不當。
36、如果把天津建衛(wèi)6XX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詩,那么三岔河口就是這部史詩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天津卷)
“史詩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搭配不當。
37、新牌坊立交橋的建成將大大緩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車問題。(重慶卷)
“緩解”與“問題”屬動賓不搭配,改“問題”為“矛盾”。
38.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特別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jīng)費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全盤考慮,周密安排。(廣東卷
應改為“特別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jīng)費的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