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節選)
三、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投影展示莊子畫像,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讀,注意疑難字的讀音以及斷句和語氣。
2.再放錄音,學生跟讀全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出古代散文的韻味來。
3.學生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參照注解自己翻譯,隨時質疑,教師解疑。
出示投影: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讀音
北冥mínɡ 鯤kūn 摶扶搖而上tuán 坳堂āo
蜩tiáo 莫之夭閼yāo 槍榆枋fānɡ 夜舂米chōnɡ
(2)注意下列加粗詞以及語句的意義
①怒而飛:振翅而奮飛。怒,通“努”,振奮的意思。
②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海動風起,這大鵬鳥就借風力遷往南海。海運,指海的運動,海動必然風起濤涌。
③《齊諧》者,志怪者也:《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事情的。《齊諧》,書名。志,記載。“……者……也”,表示判斷的句式。
④“諧之言曰”五句:《齊諧》書上說:大鵬遷往南海時,初飛時以翅膀擊起水花而上,高達三千里,然后拍擊大翼,憑借旋風直上高空九萬里。它是乘著六月大風而飛去的。
⑤“天之蒼蒼”三句:天色深青,難道是它的本色嗎?它是高遠而沒有什么邊際的嗎?其,通“豈”。至極,窮盡。
⑥“且夫風之積也不厚”兩句:水的聚積不深厚,那么它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且夫,承接連詞,表示進一層議論。
⑦莫之夭閼:即莫夭閼之,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夭閼:阻擋。
⑧奚以……為:表示反問,哪里用得著……呢?為,句末疑問語氣助詞,呢。
⑨三餐而反:反,通“返”。
⑩之二蟲又何知:這兩只小動物又知道什么呢?之,此,這。何知,即知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四、研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誦。
1.指定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學生思考:
問題①:大鵬飛往南冥,需要什么?
問題②: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問題③:蜩與學鳩不能遠走高飛,是因為什么?
(解說:這三個問題較為淺顯,讓學生細讀課文,力求用原文中詞語回答。)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價,明確答案:
問題①:大鵬飛往南冥,需要“海運”。
問題②:野馬、塵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問題③:蜩與學鳩不能遠走高飛,是因為“槍榆枋而止”。
3.理清第一段思路
①學生齊讀第一段。
②學生自己理思路,自由發表自己意見。
③教師點評本段思路:
本段內容闡明世間萬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筆揮灑,以夸張手法描寫神奇莫測巨鯤大鵬,言其背大,“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翼大,“如垂天之云”。這只鳥不止于大,它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作萬里之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其次,作者以“野馬”“塵埃”的“以息相吹”與大鵬的“海運將徙”作對比,說明萬物皆“有所待”。接著,作者以童話般的敘述,寫蜩與學鳩對大鵬高飛遠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備糧的比喻予以反駁,表現了毫無自知之明的可憐和可笑。
④師生共同歸納思路(板書)。
4.根據思路,引導學生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