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提分策略:如何寫好議論文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鵲橋仙》的佳句,意思是,盡管相會的時間極其短暫,但只要雙方真摯地相愛,堅定不移,則年年必有此會,這是無盡期的愛,永恒的愛;而人間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離,也終有生離死別之日,以此永恒的愛與人間有盡期的愛相比,豈非“勝卻無數(shù)”嗎?這就是短暫和永恒的辯證法。至此,詞的主旨就升華到了一個哲理的高度。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才能全面地認(rèn)識問題,避免認(rèn)識的片面性。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它的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孔子說的“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就很辯證地說明了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 魯迅的《拿來主義》就是采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的。從全文來看,對文化遺產(chǎn)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既“占有”,繼承好的,又“挑選”,剔除壞的;既不是無選擇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地全盤否定。 一篇《勇士耶?莽夫耶?——評漂流的價值》的議論文在評論堯茂書單人漂流長江不幸遇難之事時,作者這么寫: 首先,我們不能把漂流單純地看作是年輕人尋求刺激。試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載著血肉之軀,與“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長江搏擊,難道是一般人所能為之嗎?他們是要為中國人爭一口氣呀!在過去那段令人心酸的日子里,外國的炮艇輪船在長江上肆意橫行,長江航道就是英國人首先打通的。國恥呀!現(xiàn)在,美國人又宣布要首漂長江,于是,以堯茂書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來了,前赴后繼,終于完成第一漂的壯舉。所以,他們的精神實在可敬,能夠催人奮進。 之二呢?乃是我對漂流者過虎跳峽的方式感到吃驚。一個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輪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沖打,里面的人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一旦漏水,便意味著死神降臨;否則,功成名就,成為征服長江的英雄。試問,這行動與昏天黑地的賭博者有何區(qū)別?如果說坐在皮筏里靠船槳與長江搏斗是使用蠻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慚愧呀! 誠然,漂流在精神上是足以稱之為勇士,而在行動上呢?只能算是莽夫。進一步想,目前亟待漂流的果真是長江、黃河嗎?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偉業(yè)不也像一條待漂的長河嗎?朋友們,憑著自己的才華和膽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擊吧!在這漂流中,我們也能成為漂流的英雄! 這篇文章是針對長江第一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贊賞其精神,不解其行動。”在分析時,作者并沒有人云亦云,而是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既肯定了長江第一漂的積極影響,也點明長江第一漂存在的缺陷,一是使用的工具,二是過虎跳峽的方式,一分為二看待問題,分析辯證,具有較強的邏輯性。 作點辯證分析,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在議論時,只有注意辯證地看待問題,才有可能使所議論的問題深刻、全面、客觀、有理,使議論有較強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