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鑒賞語言
第二編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節
1.(XX年廣州調研)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這首詩選用了哪些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哪一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請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題考查了對“物象”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錯誤地表述為“梅子的酸”“芭蕉的綠”“孩子捉柳花”等。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閱讀詩歌可先從標題入手,再關注整首詩。從標題中的“閑居”和詩歌最后一句的“閑看”可以看出“閑”字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感情。賞析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而應放在詩中,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常見答題步驟是:①指出該字;②展開聯想和想像,把該字放在詩中再現畫面;③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并指出其妙處。
【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
(2)閑。閑居的詩人,在初夏長長的午睡之后,內心無所牽絆,在綠蔭環抱的庭院,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格外舒暢。詩中用一個“閑”字,不僅把詩人心中的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2.(XX年深圳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百嘉村見梅花
□ 龔鼎孳①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①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禎七年進士。清兵入關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時官至刑部尚書。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關于詩眼,有人認為是“驚”,有人認為是“客”,有人認為是“寒”。你認為呢?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樓等意象,表現了自己身為貳臣內心的痛苦寂寞,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眼前的月亮著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寫照,寫出了百愁縈繞、無可奈何的凄涼。
3.(XX年南通調研)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山中送別
□ 王 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首送別詩的語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