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理解重要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3)請分別說明以下三句話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②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
③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
答:①
②
③
這XX年高考全國卷第ii卷現代文閱讀的前三題,這里只說第1題,其余兩題后文將會用到。
這篇散文題為《門》,閱讀全文可知,“開門”和“關門”是與文章核心內容密切相關的兩個詞語,自然是重要詞語。這兩個詞語在文中的含意僅僅依靠當句和首段是無法作出解釋的,只有讀到第六段才能找到形成答案的依據。這就是:“開門是一種神秘的動作:它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煩瑣儀式的一種新的形式。”“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根據后一句,“開門”可解釋為“意味著一個結束”。根據“關門”的含意可以推知“開門”的含意義一是“意味著一個開始”。關于“開門”原文“動作”后的冒號領起兩個“某種”,可見它還有一個含意。“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實際是說“預示著一個新的發現”這樣“開門”的含意便解釋完備了。當年有不少考生摘抄“開門是一種神秘的動作……”作答,這是不行的,因為它并沒有將開門的含意直截了當地“解釋”清楚。
五、練習與答案
(一)閱讀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在考究中國古代美學的過程里,我們的注意力常常給名牌的理論著作壟斷去了。不用說,《樂記》、《詩品》、《文心雕龍》、詩文話、畫說、曲論以及無數掛出牌子來討論文藝的書信、序跋等等是研究對象。同時,一個老實人得坦白承認,大量這類文獻的探討并無相應的大量收獲。好多是陳言加空話,只能算作者禮節性的表了個態。葉燮論詩文選本,曾慨嘆說:“名為‘文選’,實則人選。”一般“名為”文藝評論史也“實質”是“歷史文藝界名人發言紀要”,人物個個有名氣,言論常常無實質,倒是詩、詞、隨筆里,小說、戲曲里,乃至謠諺和訓詁里,往往無意中三言兩語,說出了精辟的見解,益人神智;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也許有人說,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不成氣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發的偶見,夠不上系統的、自覺的理論。不過,正因為零星瑣屑的東西易被忽視和忘記,就愈需要收拾和愛惜,自發的孤單見解是自覺的周密理論的根苗。再說,我們孜孜閱讀的詩話、文論之類,未必都說得上有什么理論系統。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思想史罷。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時效。好比龐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壞,住不得人了,而構成它的一些木石磚瓦仍不失為可資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個理論系統剩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只是一些片斷思想①。脫離了系統而遺留的片斷思想②和萌發而未構成系統的片斷思想③,兩者同樣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長篇大論,瞧不起片言只語,甚至陶醉于數量,重視廢話一噸,輕視微言一克,那是淺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懶惰粗浮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