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親情
學習寫得充實
【教學目標】
1.體會親情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 2.學習把文章寫得充實、生動、形象。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課前閱讀《謳歌親情 學習寫得充實》一文,理解感悟話題提出的情感。
2.搜集寫作素材。搜集古今中外謳歌親情的文學作品、搜集生活中有關親情的事例。
二、寫作指導
1.話題導入
親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只要我們生活在世間,或者說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離不開親情。可以說,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浸泡在博大無比的親情中,世間的每一個人都在為親情吟唱著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古往今來,親情曾被多少詩人謳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親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當今物欲橫流,親情的博大和溫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親情,有一種奇妙無比的力量;親情,是一則永不褪色的話題。有人這樣形容親情: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是一方名貴絲綢,細膩光滑。我說, 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感情,她的本質是關愛,是母愛、父愛、手足之情、血脈之親、長者對幼者的疼愛……我們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擬,也不必用任何詞句去修飾,我們只要用心去感受。
2.交流素材
娘,我的瘋子娘
序
2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因此,村里的媳婦們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婦還上前踹幾腳,叫她“滾遠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著在村里轉悠。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干活被機器絞斷了左手,又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分姿色,就動了心思,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給我家“續上香火”。父親雖老大不情愿,但看著家里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結果,父親一分未花,就當了新郎。
一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抱著我,癟著沒剩幾顆牙的嘴欣喜地說:“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帶把兒的孫子”。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靠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么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瞪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兒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臉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著我。盡管娘的奶脹得厲害,可我沒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說娘的奶水里有“神經病”,要是傳染給我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