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卡傳親情》導學設計
【設計理念】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為學生創設寬松、自主的學習環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質疑并鼓勵他們大膽嘗試,通過把圖片、文字等組合成賀卡,使信息技術、語文、美術等學科進行整合,讓學生既獲得語言文字的訓練,又受到了美的熏陶。通過小組學習、生生互動,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使學生懂得感受愛、領悟愛,同時也學會愛別人。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注重把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抓住整體性的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的同時,注意學生的個別學習意識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本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以大綱為依托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加強對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運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進行討論、探究,以任務驅動法、知識遷移等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使學生在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教學對象分析】
所教學生是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礎,對word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能力,所以本課擬采用“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探究”“匯報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
【教材分析】
《賀卡傳親情》是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出版的《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次活動的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等對象的方法之后的一節綜合實踐課。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在word中運用圖片、藝術字、文本框進行綜合處理問題的基礎上,學習制作圖文并茂的電子賀卡,并發送給遠方的親人,也可以選擇給遠方的親人發送網上現成的電子賀卡。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綜合實踐操作的能力,發揮學生的設計才能和創意,并學會評價作品。
【教學目標】
1.掌握插入圖片、藝術字、文本框,學會簡單修飾圖片、文本框的格式。
2.通過自學、討論、交流、操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總結一定的操作規律,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并產生深入學習其他知識的愿望。
3.逐步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地評價事物,讓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使學生樹立積極、合作、進取的團隊學習精神,對關心疼愛自己的人學會感激和回報。
【教學重點】
1.賀卡中圖片、藝術字、文本框之間的位置關系。
2.插入對象(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擺放)設置。
【教學難點】
賀卡中圖片、藝術字、文本框之間的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best多媒體教學系統、用word制作的幾張賀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郵局寄明信片,投遞速度比較慢,還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我們能不能通過互聯網更快地傳遞人們的問候和祝福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在word中制作既漂亮又經濟實惠的電子賀卡,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把自己親手制作的電子賀卡送給我們遠方的親友,這是一件多么令人快樂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