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寄過賀卡嗎?》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六單元第教科書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閱讀資料、運用統計和估算等數學知識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3、配用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就絕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難點:
課內外相結合,讓學生經歷調查、統計、推算分析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賀卡。
師:同學們,你們寄過賀卡嗎?指名學生回答,然后請學生請欣賞課件中的這些美麗的賀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班上生去年寄賀卡的情況!
師:你認為寄賀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壞處?指名兩到三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初步了解學生對賀卡的看法,以便下面的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地指導!
師指出: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寄賀卡中的一些問題。
板書課題:你寄過賀卡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賀卡的展示,讓學生能對本課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為本節課的練習做好準備。】
二、討論、交流。
(一)發現問題
1、呈現課本第110頁閱讀材料。看閱讀材料,指名朗讀,同桌相互說說,從剛才的材料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統計數據。
2、大家一起來看看下面這組圖片,談談你的感想?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數據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到寄賀卡引起的環境問題以及其他環境污染問題,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3、以小組為單位,整理本小組個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賀卡的數量,填寫表格,填寫完成以后使用實物投影出示四個小組的表格。學生做相關數據的記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的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
(二)提出問題
1、我班的同學去年一共收到多少張賀卡?全班所有學生的家庭去年一共收到多少張卡?
2、根據上面的閱讀資料,全校所有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棵大樹?大約需要花多少錢?大約排出多少污水?大約消耗了多少水?
(三)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解決上面的問題,并組織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著重讓學生匯報本小組是
如何根據小組的統計結果估計出全校的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的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五)談感想和體會
師:閱讀專家的研究數據以及觀看動畫片,從中談談感想和啟示?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寄賀卡這一行為對森林的破壞!
全班交流時,教師還可以在提出: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還可以提出
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賀卡與森林間的聯系。使學生從中能提高環保意識,樹立起正確的環保觀念,減少對賀卡的使用,保護環境。】
三、明理導行。
提問:“節約用紙,拯救森林”你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先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填寫 “節約用紙,拯救森林”方案表,并組織學生匯報。
全班交流時,學生可能會提出措施,教師應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