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 教案
送活人
只是給與
不想取得
類 比
地大物博
慷慨大度
《拿來主義》教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體會雜文特點 2 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探究領會比喻論證的好處 體會魯迅雜文幽默犀利的語言特色以及諷刺、反語手法的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拿來主義”的精神實質,明確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批判地繼承。領會“拿來主義”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進行論證說理的方法,學習因果論證的寫作方法。
2、領會魯迅雜文語言的特點
3、領會“拿來主義”的精神實質。
一導入
由大小s到北大講學的事件講起
二、研讀課文
1:讀課文,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這是什么論證方法?文中的窮青年,對“大宅子”,有多少種態度呢?
明確:對待“大宅子”的態度和方法有:
① 孱頭徘徊不敢走進門 (怯懦 害怕繼承 拒絕借鑒 逃避主義)
② 昏蛋放一把火燒光 (盲目排外 全盤否定 虛無主義)
③ 廢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崇洋媚外 全盤接受 投降主義)
④ 拿來主義者“占有,挑選” (學生可能只找到三種)
2:對待文化遺產還有第四種態度嗎?(你最欣賞哪一種態度?
3:“拿來主義”者是怎樣“挑選”文化遺產的?
明確:有益的(即“魚翅”),要“拿來”,而且“使用”;既有危害又有用處的(即“鴉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處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煙燈”“煙槍”和“姨太太”),原則上加以“毀滅”(只留少許送博物館)。
4最后一段是結論。齊讀第10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揣摩“使用”“存放”“毀滅”與上文的對應關系。
明確:①使用——(魚翅)吃掉,(鴉片)供治病;存放——(鴉片)送到藥房去,(煙具)送一點進博物館;毀滅——(煙具)大可以毀掉;(姨太太)請她們各自走散
②“拿來”者應具有的素質是什么?
明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③填空:“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即“拿來”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限填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