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教案文學常識及名篇名句
(010)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011)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012)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01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14)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0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01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0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01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019)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020)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02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022)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023)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0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25)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02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027)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028)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029)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0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03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032)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033)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034)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035)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03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037)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03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039)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04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41)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4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043)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04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045)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4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047)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04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049)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05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05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05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053)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054)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055)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056)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
(057)仁者無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058)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05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060)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