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通用2篇)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8-18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通用2篇)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杜甫“致君堯舜上”的抱負與憂國憂民的情懷,更好地理解詩中的感情。 2.了解五首詩的寫作背景,賞析并積累一些名句。 3.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學習重點難點】 1.弄清五首詩的內容。 2.體味詩本身的情感。 【學習策略】 一、賞析透視法 1.《客至》 背景: 這首詩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曾飽嘗亂離之苦的詩人,暫時安定下來,在友人的接濟與幫助下,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還算平穩,閑來也不時有客人相訪,杜甫曾為此先后寫下了《有客》《賓至》和《客至》,而前兩首是在草堂剛落成不久,為一位偶爾過訪的舊相識和一位遠道專程來訪的客人分別寫下的。而此詩作者在詩下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是唐時人們對縣令的稱呼,當時的杜甫草堂地處四川犀浦縣,這位縣令當為犀浦縣縣令。從詩中親切、隨意的描述看,這位縣令與作者的關系非同一般。 大意: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記事詩,整首詩字里行間透著詩人純樸的性格和因客來訪而喜悅的心情。前四句詩集中筆力寫了戶外戶內的環境,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情;后四句詩中不惜濃墨重筆,集中展現了酒菜款待客人的場面,還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請鄰居助興的情節,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事編織在一起,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無不使人感到親切、自然。 名句賞析:“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這兩句詩,作者把筆觸由戶外的春景移向庭院,說話的口氣也由對讀者交待轉換成了直對客人說話,增強了親切、自然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并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另外,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臨,并能熱情款待,足見兩人交情之深厚。 2.《旅夜書懷》 背景: “旅夜書懷”顧名思義就是旅途中夜里寫下的抒發自己情感的詩。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攜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給嚴武做節度參謀,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不料第二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泊,這首詩是杜甫乘舟行經渝洲、忠州時寫下的。當時的杜甫已53歲,且常年有病,國家時局不穩,自己生活沒有著落,又行無定蹤,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這首詩集中表現了他的這種心情。 大意: 這是一首感嘆自己的不幸身世之作。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首聯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桅桿的小舟孤零零地在夜里漂泊,寄寓了自己內心的凄苦之情。頷聯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正好反襯了詩人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悲愴心情。詩的后半是述懷。頸聯是說有點名聲,哪里是因為我的名聲好呢?做官倒應該因年老多病而退休,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心中的不平。最后兩句說飄然一身像個什么呢?不過像廣闊天地間的一只沙鷗罷了。詩人緣景自況以抒悲懷。 名句賞析:“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這兩句寫景的詩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無垠的星空,平曠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樣的雄渾闊大,讓人心曠神怡,難怪有人認為這兩句詩是“開襟闊遠”(浦起龍《讀杜心解》),甚至有人認為是寫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其實只要聯系本詩寫作背景和全詩的意境不難看出,這兩句詩是在以樂景寫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遼闊無邊反襯一葉可憐小舟的孤單與渺小,面對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過去,望望無光的未來,何處才是自己的歸程,怎不悲從中來? 3.《詠懷古跡》(其三) 背景: 本詩原是一組詩,共五首,為《詠懷古跡五首》。是杜甫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寫成的。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跡,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跡,懷念古人,同時也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這一組詩里有全首詠懷的,有單詠古跡的,也有借古詠懷的。本篇是第三首屬第三類,當時作者因寓居在王昭君的故鄉,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大意: 這是一首借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懷抱的詠懷詩。王昭君出塞,身死異國的悲劇是歷代文人詠嘆的題材,杜甫此詩獨以深刻感人而警動千古。詩人把自己去國離鄉的愁恨寓于其中,加深了詩歌的內涵。首聯發端突兀,氣勢極盛,點出昭君的出生地,從側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頷聯述昭君遭遇,不發議論而感慨無窮,從正面贊揚了昭君的堅強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月貴,致使昭君遺恨千古,從又一側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們既贊揚她的美好品質,又同情她的不幸。 名句賞析:“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 “省”,即省約、省略的意思。“省識”,約略地看著。“春風面”,形容青春美貌。此句寫漢元帝“按圖召幸”鑄成大錯,王昭君既已遠嫁匈奴,漢元帝只能在畫圖中約略地看視她的青春美貌了,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道。“環珮”句是說昭君已經出塞,縱然月夜魂歸故里又有什么用呢?此句除諷刺漢元帝之外,也寫出了王昭君懷念故園之心永遠不變。 4.《閣夜》 背景: 此詩766年冬作于夔州西閣,這時詩人的好友鄭虔、蘇源明、李白、嚴武已先后去世,四川一帶仍有軍閥連年混戰,外有吐蕃時常侵擾。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斷地遷徙飄蕩,他憂時傷亂,心情十分沉重,寫下了這首詩。 大意: 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杜詩中的經典之作。詩集中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情懷。首聯交待時間,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頷聯氣勢磅礴,悲中見壯,繪景偉麗生動;頸聯寫出了那個動亂時代人民生活的悲慘和詩人流落天涯的特殊感受;尾聯借古人賢愚同歸于盡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顯示出內心的凄苦萬狀。 名句賞析:“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這兩句寫“寒宵”的所見所聞,上句緊承上文“宵”字,寫黎明前聽到的當地駐軍的鼓角,暗示了詩人的徹夜未眠,可見憂心之重。“鼓角聲”“聲悲壯”與“五更”的巧妙結合顯示了夔州一帶的戰爭氣氛之濃。下句寫三峽美麗的夜景,因為雪過天晴,故三峽中隱星可見,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此聯的妙處在于詩人把對時局的關懷和三峽夜深美景的欣賞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將詩人悲壯深沉的情懷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 5.《登岳陽樓》 背景: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春,杜甫攜家眷自夔州出峽,途經湖北江陵、公安一帶漂泊到湖南岳州(今岳陽),從“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泊岳陽城下》)看,作者到達之時正是深秋。杜甫曾兩次登岳陽樓,這首詩所說的當是第一次,時間大約是到達岳陽之初,作者登上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即景抒情寫下了此詩。 大意: 作者登上岳陽樓,獨立蒼茫,面對浩渺無邊氣吞云夢的洞庭湖,不禁在遼闊的宇宙間痛切地感到自己的老病孤單和飄泊無依,繼而想到兵戈未息的可悲現實,不由得傷心已極涕泗滂沱。黃生說:“前半寫景,如此闊大,轉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結語湊泊極難,不圖轉出‘戎馬關山北’五字,胸襟氣象,一等相稱,宜使后人擱筆也。”這首詩氣象閎放,涵蓄深遠,縱橫捭闔,極變化之妙。其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與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兩句同樣雄偉。 名句賞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這兩句詩寫洞庭湖雄偉壯闊的氣象。“吳楚”,指春秋戰國時吳楚兩國之地,在我國東南一帶(江、浙、皖、贛、湘、鄂)。大致說來,吳在洞庭湖東,楚在洞庭湖西,所以說吳楚之地好像被洞庭湖分做兩邊。“坼”,分裂。“乾坤”,指天地,包括日月。這兩句詩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中一般,把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繪出來了。 二、鑒賞細琢法 1.《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寫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鷗鳥飛來,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邊。這是地道的南國水鄉風光。為什么一開篇詩人就寫景呢?從“但見”二字我們可以窺知詩人心中的奧秘:原來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來此,可是不見人來,但見群鷗,也就只好日日與鷗鳥為伍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上句承前,意思是既無人來,也就懶得去掃門前的花徑,由它凌亂下去,表現了詩人失望的情緒,只好甘守寂寞了。這其實正是為下句作鋪墊,因為下句說的就是“客至”,它給我們呈現出一幅動人的畫面:詩人已多日不聞敲門聲了,頗有冷落之感,這天忽聞有人敲門,急忙跑去,開門一看,驚喜萬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來了,頓時覺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氣盎然。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不是客套話,句句都是實情。老朋友來得突然,草堂距市鎮又遠,備辦來不及了,只拿家里現成的酒菜來招待,更顯出主客之間的深厚友情。這跟《有客》中寫的“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一樣,都是彼此相親不見外之意。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從“盡余杯”一語可以看出,這時酒宴已到高潮,詩人欲呼鄰翁與客人對飲,更增加了歡快的氣氛。至此結束全詩,余味無窮——鄰翁來了沒有呢?這用不著交代,當然是來了。 這首詩以“但見群鷗”起,以呼鄰翁“對飲”結,感情發展的脈絡極為分明,十分耐人尋味,可以作為詩人清新明快風格之一例。 2.《旅夜書懷》 前兩聯寫景,詩眼在“獨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屬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寫岸,次句寫舟。稱“獨舟”者,僅此一舟之謂也;“夜”,用于點明泊舟時間。這兩句勾畫了這樣一個境界:河邊孤零零地泊著一只小船,桅桿高聳;岸上只見小草,不見人家,簡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寫詩人所見景色:遠處,星空低垂,原野遼闊無邊;近處,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洶涌澎湃,奔流不息。這難免使詩人感到,在這樣的境遇中,一葉小舟顯得何等孤單、渺小,它的命運簡直可以聽憑大自然的擺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聯想到時光的迅速消逝…… 這小舟的命運正是詩人命運的寫照。詩人這時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琯、鄭虔、高適、嚴武等在近幾年里相繼去世,使他的孤獨感與日俱增。現在,“五載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的生活剛剛結束,而將來的生活如何又難以預料…… 總之,詩人的萬千思緒都蘊含在這景物描寫之中,由此再發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3.《詠懷古跡》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敘事詩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車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嫗,《新婚別》中的新婦,都十分動人,能給讀者留下雋永的印象。而律詩主要用于抒情,雖有敘事成分,不過是作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擔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務。這首詩卻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過塑造王昭君的動人形象實現的。 詩的開頭,以“群山萬壑赴荊門”寫昭君的出生地,是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這大概是因為詩人首先想到,一個青年女子遠離父母之邦,嫁到殊方異域,并在那里度過自己的一生,確實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而這雄偉的山川簡直就是她那堅強性格的象征!接著敘述昭君的一生,詩中出現了兩個典型的鏡頭:“一去紫臺連朔漠”寫昭君由漢宮到匈奴的行程,頗有“關山度若飛”的氣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從正面表現了昭君的堅強性格;“獨留青冢向黃昏”寫昭君墳上長出青草,它仿佛告訴人們,昭君雖死而故國之思猶在——她依然向往著自己生長的地方,這又進一步豐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遠嫁對她個人來說,畢竟是一種不幸。這種不幸又是怎樣造成的呢?“畫圖省識春風面”一句,就是對這個問題的答復。“畫圖”,指漢元帝“按圖召幸”一事,但詩人用事巧妙,僅以“省識春風面”五字帶過,把史家因“為尊者諱”(見“有關資料”)而隱去的事實含蓄地揭露了出來,說明了皇帝的昏庸。接著再說大錯已經鑄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歸來也是徒然的了——這一句除譏諷昏庸的統治者外,還兼有跟上文“獨留”句相照應的作用,形象地表現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兩句寫千年(實際是8XX年)以來,人們從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詞里聽到了她的悲怨,也是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們既贊揚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4.《閣夜》 詩中用事共三處:①“五更”句用禰衡事。《后漢書•禰衡傳》:“(曹操)聞衡善擊鼓,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次至衡,衡方為《漁陽》參撾(cān zhuā),蹀躞(dié xiè,小步)而前,容態有異,聲節悲壯,聽者莫不慷慨。”②“三峽”句用漢武帝問星象事。《漢書•天文志》云:“元光(武帝年號)中,天星盡搖,上以問候星者,對曰:‘星搖者,民勞也。’后伐四夷,百姓勞于兵革。”③“臥龍”句用諸葛亮、公孫述事。《三國志•諸葛亮傳》云:“徐庶見生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左思《蜀都賦》云:“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岨(jū,戴土的石山)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一人守隘,萬夫莫向: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劉備)下輦而自王。” 詩人用事之妙在于,事與詩中意境合為一體,而使人不覺得這是用事。例如黎明前的鼓聲帶著山谷中的回音,從寒氣中傳來,確實能給人以悲壯的感覺;在奔騰的江水里,星河的倒影必然是搖曳不定,這樣的意象在吟誦幾遍之后都不難在讀者的頭腦中生成。有了這樣的意象,再去弄清事典的出處,對詩句的理解就加深了,例如從“五更”句可以體會到詩人的慷慨之情,從“三峽”句可以認識到“百姓勞于兵革”使詩人深以為憂——再從章法來看,這樣寫還兼有為下面“野哭”一句張本的作用。至于詩人以諸葛亮、公孫述自解,跟詩境的關系尤為密切,因為武侯廟、白帝廟都在州城附近,詩人都去看過。前人云:“作詩用事,要如釋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這首詩中的用事正是如此。 5.《登岳陽樓》 全詩分兩層: 前一層先敘登樓,后寫洞庭湖景觀,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聞”與“今上”對應,看似平常,卻頗有深意在。“昔”,當指詩人的青年時代,又值“開元盛世”,到處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詩人既聞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國山河殘破,瘡痍滿目,而詩人也到了暮年,且歷盡人生坎坷,卻有幸登樓,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詩人只敘事,不說情,把情留給讀者自己去品味。接著就給讀者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是詩人心中的畫面,僅憑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聯想到曹操詠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海》)自然,詩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后一層先說個人景況,后說國事艱難,使人擔憂,一轉一合,顯而易見。“親朋”兩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詞。詩人自離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實際上已無家可歸,所以由寫景轉入抒情先說個人景況;再說從洞庭水轉換到“孤舟”,脈絡也十分清晰。至于說親朋“無一字”,顯然是無所依托之意。這又加重了詩人自傷飄泊的感情。但詩人不會停留在個人痛苦上,他總是以國事為念,因此,當他站在岳陽樓上“憑軒”遠眺時,就聯想到當時吐蕃犯邊的情況,不禁潸然淚下了。這個抒情結尾將詩的思想內容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憑軒”二字又巧妙地照應了第二句,以此結束全詩恰到好處。 這首詩可以說是詠岳陽樓的絕唱。唐庚《子西文錄》云:“嘗過岳陽樓,觀子美詩,不過四十字耳,其氣象閎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輩,率為大篇(注),極其筆力,終不逮也。杜詩雖小而大,余詩雖大而小。”這決非過譽。 三、知識梳理法 1.生字詞注釋 飧(sūn):熟食。 醅(pēi):未過濾的酒。 官應老病休:應(yīnɡ),認為是,是。 危檣(qiánɡ):高高的桅桿。檣,船上掛風帆的桅桿。 朔(shuò)漠:北方的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青冢(zhǒnɡ):指昭君墓。冢,墳墓。 省(xǐnɡ)識:約略認識。省,約略。 霽(jì):雨過天晴,這里借以形容雪光的清朗。 樵(qiáo):樵夫。 坼(chè):分裂,這里引申為劃分。 乾坤(qián kūn):天地。 戎(rónɡ)馬:借指戰爭。 軒(xuān):指城樓上的窗。 涕泗(sì):眼淚、鼻涕。 2.通假字 歲暮陰陽催短景 景,通“影”,指白晝。 3.一詞多義 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 音shè,房舍,住所。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shè,客舍,旅館。 舍相如廣成傳舍 shè,前“舍”,安置住宿,后“舍”與“傳”連 用,指客舍。 退三舍避之 shè,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三十里。 舍瑟而作 shě,舍棄,放棄。 夫人請之,吾舍之矣 shě,釋放,放開。 市 盤飧市遠無兼味 市鎮。 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 交易的場所,市場。 吾行市畢即歸若父 街市。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處決人的場所。 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 交易,做買賣。 愿為市鞍馬 買,購買。 著 名豈文章著 顯明,顯著。 常著文章自娛 寫作,著述。 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 zhuó,附著。 蓋以十艦最著前 zhuó,列在,處在。 著我繡夾裙 zhuó,穿,穿戴。 休 官應老病休 退休。 行者休于樹 休息。 感吾心之行休 結束,停止。 則這攢典哥哥休強挺 副詞,不要,別。 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 吉祥。 省 畫圖省識春風面 xǐnɡ,約略。 皇帝春游,覽省遠方 xǐnɡ,看,察看。 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 xǐnɡ,看望,探望。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xǐnɡ,檢查,反省。 故有所覽輒省記 xǐnɡ,記憶,記住。 省吃儉用 shěnɡ,減少,節省。 尚書省 shěnɡ,宮禁,天子居住的地方,引申為中央機關名稱。 七省好事者皆來學 shěnɡ,地方行政區劃名稱。 論 分明怨恨曲中論 訴說 每與臣論此事 討論,議論。 余不佞,獨特迂論 言論,主張。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評定,判定。 尋移刑部,論死 判罪,判決。 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考慮,考察。 恨恨那可論 講,說。 《過秦論》 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 《論語》 lún,通“倫”,條理,順序。 景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以欹為美,正則無景 景色,景物,景致。 承天景命 大。 贏糧而景從 yǐnɡ,陰影,影子,這里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數 夷歌數處起漁樵 shù,好幾個。 眾數雖多,甚未足畏 shù,數目,數量。 則勝負之數 shù,命運,運數。 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 shù。 請數公子行月 shǔ,計算。 數呂師孟叔侄為逆 shǔ,列舉,數說。 數罟不入洿池 cù,細密。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shuò,屢次。 事 人事音書漫寂寥 人事,指交游。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事情。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特指戰事。 余將告于蒞事者 特指政事。 不事產業,日抱雞呼少年博市中 從事,做。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侍奉,服侍。 漫 人事音書漫寂寥 徒然,白白地。 只見魏兵漫山遍野 水漲溢,引申為滿,遍。 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模糊,不清。 漫卷詩書喜欲狂 隨便,隨意。 病 老病有孤舟 多病。 子疾病 重病,病重。 君之病在肌膚 泛指疾病。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生病,有病。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疲勞,困苦。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弊病,毛病,缺點。 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 羞辱,傷害。 吾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擔憂,憂慮。 孤 老病有孤舟 孤獨,孤單,單獨。 哀鰥寡,卹孤獨 幼年喪父。 碧峰巉然孤起 獨立,高出。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古代王侯自謙之稱,意為少德。 憑 憑軒涕泗流 靠著,依靠。 心憑噫而不舒兮 憤懣,煩悶。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仗恃,指靠,憑借。 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登,登臨。 王族多無賴,共憑陵其孤寡 欺凌,欺壓。 4.詞類活用 野哭千家聞戰伐 野,名詞作狀語,在野外。 5.常用虛詞 曾 花徑不曾緣客掃 副詞,曾經。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副詞,竟然,連……都,表示出乎意料。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通“層”。 是高、曾時為一戶者,至曾、無時不分至十戶不止   zēnɡ,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曾益其所不能 zēnɡ,增加。 始 蓬門今始為君開 副詞,才。 晉于是始墨 開始。 唐浮圖慧褒始舍其址 副詞,當初,最初。 盡 隔籬呼取盡余杯 完,完了,沒有了。 盡心力而為之 竭盡,全部拿出。 惟思自盡 死,滅。 盡收齊地 副詞,全,都。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 副詞,最,極。 豈 名豈文章著 副詞,表示反詰,可譯為“難道”。 將軍豈有意乎 副詞,表示推測,可譯為“可”“是否”。 獨 獨留青冢向黃昏 副詞,僅,只,惟獨。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單獨,獨自。 哀鰥寡,卹孤獨 老而無子。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獨特,特殊。 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副詞,偏偏,單單。 獨畏廉將軍哉 豈,難道。 尚 生長明妃尚有村 副詞,還。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副詞,尚且。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高出,高尚。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矜夸,自高自大。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尊崇,崇尚。 相 肯與鄰翁相對飲 xiānɡ,副詞,互相,交互。 雜然相許 副詞,表示動作行為趨向一方。 王大怒,使相之 xiànɡ,審視,觀察。 兒已薄祿相 xiànɡ,相貌,容貌。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xiànɡ,輔助君主的地位最高的大臣。 愿為小相焉 xiànɡ,贊禮官,主持禮節儀式的人。 6.特殊句式 空歸月夜魂 即魂于月夜空歸。主謂倒裝。 四、對比鑒賞法 《詠懷古跡》(其三)被譽為詠昭君詩中的絕唱,試與下面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比較,說說二者在風格上有什么異同。 王昭君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其 二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 《客至》和《詠懷古跡(其三)》在這五首詩中風格顯得特殊一些,所以單設一題,目的是初步了解杜詩風格的多樣性。為降低答題的難度,采用了用具體作品相互比較的方式。 參考答案 白詩明快淺顯,立意巧妙,先說昭君為胡地風沙所困,已變得憔悴,但不愿讓漢帝知道,只希望回國,有戀主之情。跟白詩相比,杜詩深沉得多。杜詩好就好在有沉郁一面(就內容而言),又有綿麗一面。 【研究性學習】 宋祁《新唐書•杜甫傳》(有刪節)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楚、齊、趙間,李邕奇其才,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先鳴諸子,至沉郁頓挫,隨時敏給,楊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載,亡走鳳翔,上謁,拜左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書,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推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于色,然性失于簡,酷嗜鼓琴,廷蘭詫琯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琯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nǜ),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jié)激,違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自是不甚省錄。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結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度劍南,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歷中,出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汙。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 【同步達綱練習】 一、讀杜甫《客至》詩,完成1~2題。 客 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1.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題稱“客”而不稱“賓”,是有用意的:稱“賓”有“敬之之義”,而稱“客”有“親之之義”。 b.“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也是過于單調么? c.“無兼味”“只舊醅”含有寒酸之意,作者感到羞愧不已,只好向客人道歉。 d.“呼取”有“叫過來”之意。詩人與客人喝到酣暢時,忍不住隔籬呼叫鄰翁作陪。 2.選出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首聯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至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見”,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c.頸聯由頷聯虛寫客至轉入實寫待客。詩中的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疚,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 d.尾聯可以看出,此時酒宴已至高潮,詩人喝得酩酊大醉,隔籬呼鄰,醉態畢露,由此可見飲酒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尾聯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二、閱讀杜甫《旅夜書懷》,完成3~4題。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3.選出對這首詩中詞語解釋不恰當的一項( ) a.“旅夜書懷”:“旅夜”,旅途之夜。書,寫,記下。懷,情懷。 b.“危檣獨夜舟”:危,危險,因檣高而危。 c.“名豈文章著”:名,名聲;著,顯露,顯明。 d.“官應老病休”:應,認為是,是;休,罷退。 4.選出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首聯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景中寓情,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頷聯寫遠景:明月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以遼闊寂靜的景色反襯出自己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 c.頸聯說:有點名聲,哪里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心里話,立意非常明確。 d.尾聯與頸聯同為“書懷”:飄然一身像個什么呢?不過像廣闊的天地間的一只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1.c 2.d(“喝得酩酊大醉……醉態畢露”評析不當) 二、3.b(高) 4.c(反話,立意委婉)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 篇2

  鄭逸農

  一、課文悟讀 

  《客至》

  《客至》之所以寫得這么歡快無比,是因為“喜崔明府相過”。所以詩一開始就描寫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愛的白鷗天天飛來的歡樂氛圍。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平日無客,少有人跡,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見只有白鷗。于是頷聯順理成章地寫到了花徑不掃,蓬門未開。頸聯不寫賓主之間的寒暄與敘舊,可見兩人關系的親密。寫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實話實說,沒有虛文俗套,可見賓主之隨和。尾聯卻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前借白鷗引客,后讓鄰翁陪客,構思可謂絕妙;不寫餐桌上暢飲的熱烈情景,而留著讓讀者去想像,去補充,去回味。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寫于作者顛沛流離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獨傷感的。本詩的景物描寫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特別融和。首聯中的“細”“微”等字,與“官應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單身影相應。“危”“獨”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亂世中的凄涼孤獨,與“飄飄”“天地一沙鷗”相呼應,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同時,“星垂平野闊”,不僅展現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廣闊浩渺,還讓人聯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正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單身影;“月涌大江流”,不僅展現了長江奔騰雄渾的氣勢,還讓人聯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詠懷古跡(其三)》

  《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似乎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的詠懷。但聯系寫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為華州司功。所以作者在詠嘆王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王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閣夜》

  《閣夜》作于一個大雪初霽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閣的詩人,寒宵輾轉,從霜雪之夜的所見所聞,聯想到了國家的動亂、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貧病飄零,于是寫下了此詩。詩中星河的搖動暗寓著社會的動蕩。在這動蕩不安的環境中,詩人回家無期,鄉書不至,不勝“催短景”之悲,于是聊作寬解之詞。這種看似輕松的自慰其實蘊涵著深深的悲痛與憂憤。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寫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幾年。登上岳陽樓,是他年輕時就有的夢想,今天終于如愿了。可這次卻不是專為游玩而來,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經過;詩人已經不是年輕小伙子了,而是拖著貧病衰老的殘軀——“今”非“昔”比啊!想到這里,我們就能體會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用語的巧妙。洞庭湖愈壯闊明朗,詩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涼,因為登樓遠眺的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北方的戰事,已經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使得他老淚縱橫,久久低回。詩人憑軒遠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卻也是高大的。他那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動著我們。別林斯基說:“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

  二、亮點探究 

  1.《客至》尾聯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突然撇開客人不提,“顧左右而言他”,這樣寫是不是離題了?

  探究學習: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開了,可仔細一想,卻發現這是在進一步寫客人,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回味不盡。所以這種忽轉別意不是離題,倒是別開生面,別有情趣。

  2.《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探究學習:王昭君有傾城傾國之貌卻無人省識,漢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畫圖省識”;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而這些都不能明說,所以只能借寫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對此有多家點評。黃叔燦《唐詩箴注》云:“此詠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讀杜札記》云:,“琵琶胡語,怨恨誰論?亦隱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詩言志》云:“此第三首,則專詠明妃之事,無一字及于己懷,乃吾正謂此為少陵自詠己懷,非詠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載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寫‘怨恨’二字,乃所以寫明妃,即所以寫己懷也。”

  3.同樣是詠嘆王昭君,杜甫寫了《詠懷古跡(其三)》,李白則寫了《王昭君》,試作比較閱讀,說說杜詩在風格上與李白有怎樣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選一)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畫圖,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學習:同樣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為題材,李白和杜甫這兩首詩各有特色,基本上能體現兩人不同的藝術風格:李詩飄逸,杜詩沉郁。兩人都對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滿了同情,但杜詩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這一步,還表達了沉郁怨憤之情。詩一開始,就似有千鈞之力,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勢,以致古人說:“昔人評‘群山萬壑’句,頗似生長英雄,不似生長美人。”李詩第二聯是“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而杜詩則更沉郁“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個“一”字,一個“獨”字,將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最后兩聯,兩詩都寫出了凄婉的氛圍,而杜詩中因為用了“空歸”“月夜魂”“千載”“分明”等語,就顯得更加的孤憤悲壯。因此弘歷在《唐宋詩醇》中忍不住贊嘆:“破空而來,文勢如天驥下坡,明珠走盤,詠明妃者此為第一。”

  4.對于《閣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20世紀40年代出版)說:“杜老之詩,隨處關系國事民生,雖,在極小的題目,也能發出極大的感慨來,詩人多感,杜老尤甚。讀了此等詩,覺得無病的呻吟,未免多費筆墨啊!”對這個評價你如何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樣的評價雖然新穎,但有失偏頗。只要了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時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會明白,這是歷經磨難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發出的感慨,決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5.對于《登岳陽樓》中頷聯的景物描寫,喻守真在其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這樣評論:“詩人寫景狀物,往往喜歡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牽強失真的地方。本詩頷聯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講,洞庭湖四周均為楚地,那(哪)能說是與吳分界之處。乾坤日夜浮,倘用來詠大海,那還相當,若詠洞庭,未免不稱。后人雖加以曲解,究與事理未當。”你怎樣看待他的評價?說說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種評價未免太“現實主義”了,若都要與事理相當,那么文學作品就不能有夸張,就不能有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等極富渲染力的詩句了。事實上,凡是能表達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與想像的,就應該是好的夸張。同時,從閱讀時間上說,經得起讀者的推敲和時間的考驗的,能流傳到今天并且仍然膾炙人口的,就證明它是名句,說明它的夸張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們常把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進行比較,明代胡應鱗認為杜甫的骨力超過李白,于龍友則認為“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未可概論”。那么你的看法呢?還有人將王維《漢江臨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拿來和他們兩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樣呢?請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探究學習: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簡單地以孰優孰劣來評判。杜詩用字凝練,注重推敲;李詩流轉自然,不事雕飾。杜詩沉郁,給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詩飄逸,給人更多的是動態感。杜詩此聯與整首詩頓挫蒼雄的風格一致;而李詩此聯也與整首詩的明快清雄一致。應該說兩人各有特色,各盡其妙。所以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

  王維的詩則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由于他精通美術和音樂,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詩充滿了朦朧含蓄之美,充滿了嫻靜、恬淡之情,充滿了詩情畫意,清新秀美,讓人遐思不盡。與杜甫的沉郁蒼雄、李白的飄逸豪放又不一樣。他們各顯其美,在唐詩這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中各以自己的獨特風格爭奇斗艷,煥發著自己獨有的生命活力。

  三、選題設計 

  1.杜甫與李白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廣泛閱讀杜甫和李白兩人的作品來比較他們的不同詩風,同時通過閱讀歷代評論家對他們兩人不同詩風的評價,增進或調整自己的認識。

  參讀書目:

  (1)《杜甫全集》。

  (2)《李白全集》。

  (3)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4)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5)燕白《簡論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

  (6)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7)裴斐主編《李白詩歌賞析集》,巴蜀書社。

  (8)《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9)《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10)《唐詩選注》,北京出版社。

  (11)喻守真編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

  (12)《唐詩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13)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編《中國古詩名篇鑒賞辭典》,江蘇古藉出版社。

  (14)清代洪邁《容齋隨筆》,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2.杜甫與李白的交往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兩人寫給對方或懷念對方的詩歌以及后人的評論史料,具體了解兩位唐代詩壇泰斗的深厚情誼。

  參讀書目:

  杜甫談及李白詩篇共有15首,主要有:《贈李白(二首)》《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冬日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飲中八仙歌》《夢李白(二首)》《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等。

  李白言及杜甫的詩有4首,但可信的有二:《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其他:

  (1)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2)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4)《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5)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杜甫流浪蹤跡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杜甫本人的詩歌以及后人的研究史料,具體了解杜甫始于安史之亂的離亂不安而后一路流浪直至病死在漂泊途中的船上的苦難歷程。

  參讀書目:

  (1)清代錢謙益《杜工部集箋注》,仇兆鰲《杜詩詳注》,浦起龍《讀杜心解》,《杜工部集》。

  (2)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4)聞一多《唐詩雜論·杜甫》。

  4.王昭君出塞原因探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不同的史書及文學作品,了解王昭君出塞的不同說法,并作出自己較合理的判斷。

  參讀書目:

  (1)東晉葛洪《西京雜記》。

  (2)三國范曄《后漢書·南匈奴傳》。

  (3)李白詩《王昭君》。

  (4)戲劇《昭君出塞》。

  (5)《樂府詩集·琴曲歌辭·昭君怨》。

  《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8月

《杜甫律詩五首》教學設計(通用2篇) 相關內容:
  • 《師說》教案(精選17篇)

    【背景材料】一、韓愈抗顏而為師《師說》有一句話:“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說,韓愈在《師說》里講的所謂“師”,不是指在學校里教課的老師,而是指給“士大夫之族”,即社會上學業有成就的...

  • 《我心歸去》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我心歸去教學目標:1.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家園之思2.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教學重點:1.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家園之思2.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教學難點: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步驟:一...

  • 《愚公移山》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授課內容11、《愚公移山》課 時2課時授 課 時 間20__年6月教 學 目 標 ( 知 識 , 技 能 , 情 感 態 度 、 價 值 觀 )1.知識與技能(1)能夠有感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借助工具書,準確翻譯文章內容。...

  • 《哀江南》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哀江南教學設計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了解《桃花扇》的劇情梗概及其寫作主旨。2.與《閨塾》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了解傳奇曲詞的藝術特點。3.了解“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兩種抒情方式的區別與聯系。...

  • 《祝福》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 1.識記A.關于《彷徨》B."煙靄"等詞語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說創作的社會背景 B.根據人物描寫和情節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說的環境描寫及對主題的作用 D.倒敘手法(復習) 〖教學設想〗 1.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

  • 《我心歸去》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 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文中流露出的濃濃的思鄉情。2 體會作者把說理蘊藏于形象中的寫法,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教學重難點:1 讓學生注意與文本對話,把握文章的思鄉主題。...

  • 藥教案(精選12篇)

    一、教學目的: 1 、了解小說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時期的中國社會。 2 、了解小說明、暗兩條線索。 3 、認識小說中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認識小說主題。 二、教學重點: 小說的情節、人物和主題。...

  • 《藥》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從情節結構、主旨等方面探究鑒賞《藥》;二、教學重點:《藥》的主題思想探討;三、教學難點:小說明暗兩條線索與小說主題的交融;四、計劃課時:兩課時五、課型:自讀課六、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指導學生閱讀小說,...

  • 邊城教案(通用16篇)

    教學設想(自讀課文,以討論、自由發言為主)1、依靠揣摩詞句,領會人物的心理和性格。2、聯系現實生活,理解小說中體現的人性之美。3、進行聯想想象,體會小說中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第一課時(課前布置預習,著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不久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东京热 | 好紧好爽午夜视频 | 高清视频在线 | 情一色一乱一欲一区二区 | 极品少妇被猛的白浆直喷白浆 | 熟女人妇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 张柏芝三级在线观看 | 日韩激情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 |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 中午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 |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国内外一级毛片 | 柠檬导航-柠檬福利导航 | 日本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99爱99 | 老司机深夜福利网站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又色又爽又黄又粗暴的小说 | 国自产拍aⅤ在线天天更新 国产成人8x人网站在线视频 | 潘金莲一级淫片aaa 99久久国产免费 | 人与禽的免费一级毛片 |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免费av一级|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中文字幕久久熟女人妻av免费 | 国产老女人乱淫免费 | 日本老熟妇兽交x××www |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 成人9x9x在线观看网站 |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91网页视频入?在线?看 | 91产国在线观看动作片喷水 | 日本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黄色国产91| 78m-78模成视频在线 | 国产中日韩久久久噜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