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的制作教案(精選2篇)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1、掌握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法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
2、領會文章以制作過程為說明順序,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的布局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景泰藍的制作》,下面先請大家看幾幅圖片,注意圖片的顏色。
雙擊《景泰藍的制作》課件圖標。
二、解題
問:什么是景泰藍?
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點擊“景泰藍”。
明確:中國特種手工藝品之一,最早產于代,至明景泰年間開始廣泛流行,用銅胎制成,當時以藍色為最出色,因此習慣稱為“景泰藍”。
三、作者介紹
問:本文作者是葉圣陶,初中時我們曾學過他的文章,下面先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介紹一下作者。
明確:點擊“作者簡介”。
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創作涉及童話、散文、小說等領域。他寫作態度嚴肅認真,風格樸素自然,語言洗練優美,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其代表作有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說:《夜》、《多收了三五斗》;長篇小說:《倪煥之》。
初中時我們也學過一些說明文,了解到說明文主要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按照適當的順序,運用說明方法進行說明。通過“預習提示”我們已經了解到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景泰藍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又運用了那些方法來說明的呢?學習本文時要注意體會。
四、明確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主要要注意兩個問題:(點擊“教學目標 ”)
1、掌握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法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
2、領會文章以制作過程為說明順序,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的布局方法。
五、分析課文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張表格:(點擊“課文分析”)
制作過程
制胎
掐絲
點藍
燒藍
打磨
鍍金
銜接詞
開頭
第二步
輪到
該說
就是
還得
主要環節
盡打
接合
焊
剪、曲、夾、蘸、粘、焊、煮、洗
搗、研、篩、和、舀、填
放、送、燒、提
金剛砂石水磨、
磨刀石水磨、
椴木碳水磨
電鍍
主要動作
打
粘
填
燒
磨
鍍
詳略安排
一般
詳
詳
略
略
略
制作特點
制作精細、 操作繁瑣、 手工制作
學生對照課本,自行填寫表格。然后利用觸摸響應,集體填寫表格自左邊第二行起的所有內容。
問:同是景泰藍制作過程中的工序,作者為什么詳寫掐絲、點藍兩道,而略寫其他?
明確:①這兩道工序最復雜、最精細,詳盡地體現了景泰藍制作的精細、操作的繁復和手工制作的特點;
、谶@兩道最重要,是決定景泰藍質量的關鍵工序。
③這兩道工序是景泰藍制作所特有的,不為別人所熟知的。
問:景泰藍的制作順序是制胎 掐絲 點藍 燒藍 打磨 電鍍,作者在說明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作者為什么不將掐絲和點藍放在前面突出強調,而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呢?
明確:①這樣寫符合事物自身特點。
、诜先藗儗陀^事物的認識規律。人們是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后來認識事物的。
通過表格,我們已經了解到景泰藍制作的特點是制作精細、 操作繁瑣、 手工制作,并根據表達需要,詳寫了掐絲和點藍,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進一步體會這些特點。
打開CSC教參,點擊“課文欣賞”。
六、思考練習
了解了景泰藍制作的特點后,我們來做幾道練習,體會文章在說明方法的運用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點擊“思考練習”。
(一)、請說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點擊括號,顯示答案)
1、掐絲就是拿扁銅絲(截面是長方形的)粘在銅胎表面上。(作詮釋)
區別:
下定義:嚴格地說明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含義(內涵)及使用范圍(外延)。
作詮釋:是對事物所做的一般性解釋、說明。
文學:
以語言、文字為工具來形象化地反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
B、一種語言藝術
2、一個二尺半高的花瓶,掐絲就要花四五十個工。(列數據)
3、他們簡直是在刺繡,不過是繡在銅胎上,不是繡在緞子上,用的是銅絲,而不是絲線絨線。(作比較)
4、各種色料的細末都盛在碟子里,和著水,象畫家的畫桌一樣,五顏六色的碟子一大堆。(打比方)
。ǘ、請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橫線上。(拖動序號至相應橫線)
1、掐絲是一種非常 A 的工作。
2、咱們的手工藝品往往費大功夫,刺繡、刻絲、象牙雕刻,全 都在 C 上顯能耐。
3、且不說自在畫怎么生動美妙,圖案畫怎么工整 D ……
4、小塊面積小,無論熱脹冷縮都 B ……
A、精細 B、細微 C、細密 D、細致
理由:
精細:精密細致,可形容工作認真,考慮問題細致周到,還可形容工藝雕刻等。
細致:精細周密,常指辦事、思考問題時態度精細入微;也用于人的感情、作風等;還指器物做得很精巧。
細微:細小、微小,著重于“微”,指小或弱,多形容聲音、塵埃、力量等的微小。
細密:精細仔密,可形容質地;又指觀察思考、處理問題時仔細周全。
七、圖片欣賞
下面我們再來欣賞幾幅圖片,進一步體會制作的特點。
點擊“圖片欣賞”。
八、課外作業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掌握了這種以說明事物發展過程為主的說明文,應抓住發展過程的特點,按事物發展的順序來展開說明,并突出重點部分詳細說明,這些都是我們在寫說明文的時候需要注意學習的地方。
[1]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 篇2
課文題解
這是一篇旨在介紹說明我國傳統的特殊燒瓷工藝--景泰藍的制作過程的文
章。課文標題顯示,本文所要說明的對象,即景泰藍;本文所要說明的中心內容
是“制作”;文章說明的重點是景泰藍的制作有哪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又有
什么特點;還顯示了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以制作的先后工序為序。
景泰藍是我國特種工藝品之一。它是用紫銅做成器物的胎,把銅絲掐成各種
花紋焊在銅胎上,填上琺瑯彩釉,然后燒成。明代景泰年間在北京開始大量制造,
琺瑯彩釉多用藍色,所以叫景泰藍。
課文簡析
景泰藍的制作有六大工序: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和鍍金。這篇課
文就是按照景泰藍的這幾道制作程序一道一道地予以介紹。在介紹每一道工序時,
都把如何操作,要經過幾道手續等說清楚。了解了景泰藍制作的六大工序,實際
上也就理清了文章說明的順序,而文章的結構層次也清楚了。
文章對六道工序作介紹時,重點說明的是“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究
其原因,是因為這兩道工序在制作中最為繁復,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細致地介紹說
明這種繁復的手工制作過程,能突出“景泰藍”的特征,讓人們了解這種民族工
藝品的珍貴性,同時也弘揚了民族文化。
特點提示
一篇說明文在說明的內容上總有詳略之分,最能突出被說明事物特征的那一
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多施筆墨、“精雕細刻”的詳寫部分,這在上面的“課文簡
析”中已有述及。可以說,根據說明的目的來確定說明的詳略是本文的一個特點。
本文在說明景泰藍制作的過程時,還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
子、打比方、作比較等等,特別是說明“掐絲”的這一段文字,描述說明扁銅絲
粘在銅胎表面的情形時就用了舉例說明,舉的是“粘一棵柳樹”的例子。又通過
比喻說明交“掐絲”比作“刺繡”,突出了工藝的精細。至于對什么叫“掐絲”,
則以下定義的方式作了敘述說明,多種說明方法的互相補充和配合,收到了完整、
具體而翔實地說明事物的效果。
問題思考
文章最后為什么要強調說明景泰藍制作的全部工作是手工,即使有些工序要
借助一點兒機械力,但最終還得靠手工加工?
解題思路∶
意在告訴人們景泰藍正是以著名的手工藝品而聞名于世,同時也強調了這一民
族傳統工藝制作的精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今民間藝人的才華和智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