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教案(精選4篇)
句式教案 篇1
句式
〖要點闡釋〗
漢語的句式豐富,同一個意思,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而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常見的句式有: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陳述句和反問句、單句和復句、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常式句和復式句、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根據(jù)表達的需要,變換和選擇句式,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也是人們運用語言的一種必需而有效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變換句式一般是在同義句式中進行的,不管題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變換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為此,在具體操作中,與句式變換無關(guān)的文字可原封不動,必要時個別文字可以變動,如增、刪、換、調(diào)等,但變動不要太多。
2.每一種句式都有相對的同義句式,如長句與短句對應、主動句與被動句對應;整句與散句對應、常式句與變式句對應、口語句與書面語句對應等。要按照相應的關(guān)系去變換句式,避免張冠李戴。
3.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講求句子的選擇是為了收到理想的表達效果,屬于修辭的范疇。一般地說,修辭活動必須在合乎語法和邏輯的前提下進行,因此,在變換句式的同時,要注意語言的通順生動合理,防止顧此失彼。
〖遵循原則〗
1.不改變原意;2.不能增刪改變內(nèi)容;3.可增刪個別詞語;4.注意層次及邏輯關(guān)系;5.盡量避免重復,可用指代詞簡化。
〖試題類型〗
1.長短句互換型
長句的“長”主要在于句子主干的修飾限制成分比較多,而短句的“短”主要是將長句中的修飾限制成分加以分解,單獨成句。根據(jù)這個特點,就能總結(jié)出長句變短句主要就是將長句中的定語、狀語、補語等修飾限制成分提取出來,把它們變成獨立的單句,特別是把長句中的并列成分拆開,使之成為并列關(guān)系的分句,有時為了使句子連貫暢通還需添加連詞、代詞等成分。短句變長句的關(guān)鍵,就是找到題中所給的一組短句中最有條件做即將變成的長句的主干的那個短句,然后再將其它的短句作為主干句的修飾限制成分添加進去即可。
【例1】將下面的長句子改寫成三個語意連貫的短句。
聯(lián)合國安理會昨天通過了關(guān)于海灣四國聯(lián)合提出的嚴禁在以色列占領(lǐng)區(qū)建立新的居民點的報告的決議。
解析:題干要求將長句改寫成三個短句,分析時先從原句中辨識分解出三個表述對象:安理會、海灣四國、以色列,再將原句中的修飾成分歸納到這三個行為主體上來:建立新的居民點的是以色列,提出聯(lián)合報告的是海灣四國;通過這一報告的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最后通過對原句的意思的理解,理清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因此,答案可寫成:以色列在占領(lǐng)區(qū)建立新的居民點,海灣四國提出禁止以色列這一行為的聯(lián)合報告,聯(lián)合國安理會昨天通過了關(guān)于這一報告的決議。
【例2】將下面四個短句改寫成一個單句,內(nèi)容不能省略,但詞語可作適當刪減。
遼大祖耶律阿保機掘興于東北,他把東北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統(tǒng)一在遼政權(quán)之下。元世祖忽必烈結(jié)束了數(shù)百年分裂割據(jù)局面而統(tǒng)一了全中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舉兵反抗遼政權(quán)的民族壓迫政策,推翻了遼朝,建立了金朝。耶律阿保機、忽必烈、完顏阿骨打都應列入中華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解析:題中所給的四句話中,前三句構(gòu)成了并列關(guān)系,而第四句中的“耶律阿保機、忽必烈、完顏阿骨打”也是并列的關(guān)系,這樣就可以考慮將前三句中的內(nèi)容分別作“耶律阿保機、忽必烈、完顏阿骨打”的修飾限制成分。那么不難看出,第四句是所給的四個短句中的主干句,然后再對前三句加以改造重組,讓原句中的成分分別作“耶律阿保機、忽必烈、完顏阿骨打”的定語,為了使語句更加連貫暢達,可以加上一個表復指的代詞“他們”。這樣,答案就可擬定為:倔興于東北而又把東北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統(tǒng)一在遼政權(quán)之下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結(jié)束了數(shù)百年分裂割據(jù)局面而統(tǒng)一了全中國的元世祖忽必烈,舉兵反抗遼政權(quán)的民族壓迫政策而推翻了遼朝建立金朝的完顏阿骨打,他們都應列入中華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2.散句變整句型
整句是指語言形式勻整,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的一組句子,其表達效果是富于節(jié)奏,音韻和諧,表意強烈,極有氣勢。整句主要指的是以對偶、排比等形式出現(xiàn)的句子。散句是指結(jié)構(gòu)不整,句式不同,長短參差的一組句子,其表達效果是富于變化,能夠自如地表情達意。從近年的高考試題看,主要考查的是把散句變?yōu)檎洌@是因為從書面語這個角度看,整句的藝術(shù)表達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散句。散句變?yōu)檎洌P(guān)鍵就是把散句變成對偶或排比的形式,而對偶或排比的要素又是重復詞語和結(jié)構(gòu)。因此在變換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要構(gòu)建相同的詞語和結(jié)構(gòu),二是要增加或刪除部分詞語。
【例3】將下面的句子改成整句。
草鞋穿在八路軍腳上,八路軍把日本鬼子趕下了海;解放軍戰(zhàn)士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香風毒霧一定會被他們踩在腳下。
解析:由散句變?yōu)檎洌褪菍⑸⒕渫ㄟ^重新構(gòu)建變成對偶句或排比句。分析此題,有三個分句,可以構(gòu)成排比句。再分析這三句話,第二句是名詞“解放軍”做主語,該句的表達效果是最好的,可將此句作為“參照句”,把另外兩句改造成與之句式相同的句子即可。答案可寫為: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臺;解放軍戰(zhàn)士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八連穿草鞋,香風毒霧一定會被他們踩在腳下。
3.重新組合型
重新組合型的試題,無論是高考題還是各地的高考模擬題,大都是屬于“因果”或“果因”之間的重新排列。一般情況下,是“原因”在前,“結(jié)果”在后,也有的是“結(jié)果”在前,“原因”在后。題目的設置往往是將原句的“因果”或“果因”倒置,因此,做好此類題的關(guān)鍵是分清原句中的“原因”與“結(jié)果”。與此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原因”往往是由三個以上的句子組成;而且句子之間有的還有先后、因果等關(guān)系,也應該理清。
【例4】用“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作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由于雨水長期沖刷,陸地上的無機鹽被流入江河,成年累月地傾注入海,再加上海水不斷蒸發(fā),使海水的含鹽量不斷增加。
解析:這個句子中“海水的含鹽量不斷增加”是結(jié)果,“雨水長期沖刷”“陸地上天機鹽流入江河”“成年累月地傾注入海”“海水不斷蒸發(fā)”是導致這個結(jié)果的四個原因,且有一定的先同順序。以“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作為開頭重組,就是將因果倒置,同時,為了使句子通暢連貫,可在結(jié)尾處添加“的結(jié)果”。此題答案可擬定為: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是雨水長期沖刷,陸地上無機鹽流入江河,江河成年累月地傾注入海,海水不斷蒸發(fā)的結(jié)果。
4.局部強調(diào)型
局部強調(diào)型的試題,既有要求對單句中某個成分的強調(diào),又有要求對復句中某個分句的強調(diào)。解這類題時,往往是改變原句中語句的位置,或提前,或置后,也有的需要重新排列組合,有些試題,要求非常明確。但更多的是要通過挖掘題中隱含的信息,找出該題中需要突出強調(diào)的部分。除此之外,語感在做這種類型的試題時也能起到關(guān)鍵的作用。在變換完畢以后,可對照題干的要求,通讀一遍改寫好的句子,再根據(jù)閱讀時的語感來檢驗改寫的句子是否符合要求。
【例5】將下面四個單句組成兩個強調(diào)重點不同的復句。
太原的旅游業(yè)在全國享有盛譽。太原的旅游業(yè)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條件。太原的旅游部門工作認真細致。太原的旅游部門與有關(guān)部門協(xié)調(diào)合作。
解析:此題并沒有直接提出強調(diào)的重點是什么,但通過解讀題干可知,是要將四個單句改寫成兩個強調(diào)重點不同的復句,因為平時的練習基本上都是改寫成一個句子,所以應摒棄思維定勢。分析所給的四句話,第一句“太原的旅游業(yè)在全國享有盛譽”是結(jié)果,而其余三句均為形成這個結(jié)果的原因。如何進行強調(diào)呢?很顯然,結(jié)果是固定的,不能夠再有強調(diào)的可能了。那么只能是對三個原因進行強調(diào)了。為了語句的通暢,可添加上“之所以”“固然”“但”“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詞語。若強調(diào)“太原的旅游部門工作認真細致和與有關(guān)部門協(xié)調(diào)合作”,可改寫為:太原的旅游業(yè)之所以在全國享有盛譽,固然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條件,但更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門工作認真細致和與有關(guān)部門協(xié)調(diào)合作。若強調(diào)這三個原因同等重要,可改寫為:太原的旅游業(yè)之所以在全國享有盛譽,一方面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條件,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門工作認真細致和與有關(guān)部門協(xié)調(diào)合作。
【例6】請把“這次搜查將于今晚23點開始”和“這次搜查將決定今年全市緝毒行動的成敗”這兩句話的意思合在—起,按下列要求各組成一個單句。
解析:此題題干中所給定的兩句話本身并無主次之分,但是若將它們合在—起,成為一句話,就必須按照要求,把強調(diào)的部分突出出來,而且這兩句話中有重復的成分,必須加以簡練,然后再根據(jù)題中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加以改寫,最后用語感進行檢驗。若強調(diào)這次搜查的意義,就應突出“決定今年全市緝毒行動的成敗”,那么這個單句可表達為:今晚23點開始的這次搜查,將決定今年全市緝毒行動的成敗。若強調(diào)讓人不要遲到,就應突出時間的重要性,這個單句可表達為:決定今年全市緝毒成敗的行動,將于今晚23點開始。
5.調(diào)整語序型
調(diào)整語序型的試題是近幾年最熱的一種題型,解答這類題的關(guān)鍵是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人手,也就是說應首先看題中所給的各個分句之間有無順序不妥的問題,然后再看每個分句之間是否有順序不當?shù)膯栴}。涉及到的順序問題主要有:先后不當、輕重不當、邏輯不當、分類不當?shù)取4蟛糠衷囶}還對句式、語意、字數(shù)等做出了嚴格要求,這些也是答此類試題時必須高度注意的。
【例7】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調(diào)整畫線部分短語的順序,做到短語句式協(xié)調(diào)、語意連貫。(不得刪減詞語)
在怡人島,游客可以盡情感受神秘浪漫的熱帶雨林,憨態(tài)詼諧的人鯊共舞,斑斕神奇的海洋生物,驚心動魄的海獸獻藝。
解析:這道題的畫線部分均為偏正結(jié)構(gòu)的短語,在總體結(jié)構(gòu)上是一致的,但從各個分句看,“熱帶雨林”與“海洋生物”應并列在一起,“人鯊共舞”與“海獸獻藝”應并列在一起,另外,修飾“人鯊共舞”的應是“驚心動魄”,修飾“海獸獻藝”的應是“憨態(tài)恢諧”。故答案可擬寫為:神秘浪漫的熱帶雨林,斑斕神奇的海洋生物,驚心動魄的人鯊共舞,憨態(tài)詼諧的海獸獻藝。
6.情境變換型
此類題一般要求根據(jù)題干中提供的朋確的情境,或為了達到某種修辭效果,或為了表情達意的細微變化,而對所給句子進行的一種變換,是一種情境規(guī)定性和目的性的變換。這種題型,往往是高考改革的實驗田,一些創(chuàng)新試題也大多從情境變換型中改變而來。但是,每一種題型無論怎樣變化,總有其穩(wěn)定性的一面,只要本著“萬變不離其宗,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再加上仔細認真審題以及對前面五種題型的熟練掌握,做這類題型同樣也能游刃有余。
【例8】下面這個句子是寫連續(xù)大雪所造成的影響和結(jié)果的。如果突出連續(xù)大雪那種氣吞萬里的猛烈氣勢,這句話應該如何寫?
[1] [2] [3] 下一頁
句式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高考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過相關(guān)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
教學重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辨析較復雜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牢固地掌握。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判斷句 被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對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斷句的特點。
3、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加以鞏固。
教學實施過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于現(xiàn)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里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
一、判斷句
1、“……者……也”式。主語后面用“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后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
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也”式。主語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頓,只在謂語后面用“也”表示判斷。這種判斷句式中“也”同樣不譯,只在主謂語之間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3、“……者,……”式。主語后面用“者”表示停頓,而謂語后面不用“也”。這種判斷句式中的“者”也不譯,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判斷詞“是”。
如: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傳》)
4、“……,……”式。“者”“也”都不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只須在主謂語之間加“是”字。
如:劉備,天下梟雄。 --(《赤壁之戰(zhàn)》)
5、“……為……”式。用動詞“為”表示判斷。
如: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鴻門宴》)
6、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 --(《六國論》)
7、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但起義較晚并且少見。
如:巨是凡人,偏在遠郡……。 --(《赤壁之戰(zhàn)》)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二、被動句
1、“謂語+于……”式。用介詞“于”引進行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
如: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見+謂語”式。
如: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屈原列傳》)
如把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紹出來,則使用“見+謂語+于”的形式。
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受+謂語”式
“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詞“于”,主動者沒有引出。如需引出主動者,就構(gòu)成“受+謂語+于”的形式。
如:受制于人。 ――(《赤壁之戰(zhàn)》)
4、“為+動詞”式。在動詞前邊加介詞“為”,它可緊挨著動詞(省略了賓語),也可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5、“為……所……”式。用“為”引進主動者,謂語前再加“所”,表被動。
如: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六國論》)
“為”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或承前省略,變?yōu)椤啊瓰樗钡男问健?/p>
如:否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6、“被+動詞”式。這種句式與現(xiàn)代漢語的被動句一樣。
如: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辛棄疾《永遇樂》)
7、無任何標志的被動句。這種句式不出現(xiàn)表示被動的詞,可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補出。
如:洎牧以讒誅 ――(《六國論》)
三、實戰(zhàn)演練
指出下列判斷句的形式
1、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5、蓮,花之君子者也。
6、梁將即楚將項燕。
7、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9、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10、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11、劉備,天下梟雄。
指出下列判斷句的形式
(1)而君幸于趙王
(2)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3)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4)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5)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6)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
(7)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8)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9)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0)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11)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1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13)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句式教案 篇3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教案
【教學要點】
1、依據(jù)教學大綱,了解《考試說明》對此項考查的要求。
2、通過分析高考試題,尋求規(guī)律,掌握考查的重點。
3、加強備考方法的指導,強化基礎(chǔ)訓練。
【教學方法】
講練結(jié)合,注重積累。
【課時安排】
十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A、知識點解說句式種類
A、根據(jù)表達語氣分: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B、根據(jù)主語的性質(zhì)分:主動句、被動句C、根據(jù)結(jié)構(gòu)的繁簡分:長句、短句D、根據(jù)判斷的性質(zhì)分:肯定句、否定句
E、根據(jù)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變式句、“把”字句
F、根據(jù)語體風格分:語句、書面句
G、根據(jù)句式整齊分:整句、散句
H、根據(jù)句子數(shù)量分:單句、復句各種句式的特點
陳述句:毒品毀掉了講師范可同的一生。一般性敘述,沒著重強調(diào)。
疑問句:誰說不是毒品毀掉了講師范可同一生?強調(diào)毒品危害的肯定性。
感嘆句:毒品毀掉了講師范可同的一生啊!著重于抒發(fā)感嘆語氣。
被動句:講師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毀掉了。強調(diào)重點是受事主語。
把字句:毒品把講師范可同的一生毀掉了。強調(diào)重點是動詞謂語。
否定句:毒品不是沒有毀掉講師范可同的一生。強調(diào)事實的存在。
六種不同句式,表達的內(nèi)容基本相同,可表達效果有差異。孰優(yōu)孰劣,要看需要和語言環(huán)境。例如:
“我們打敗了大連隊。”變換句式為:
1.主動句:我們把大連隊打敗了。
2.被動句.大連隊被我們打敗了。
3.反問句:難道我們不是把大連隊打敗了嗎?
將它們填入下列句子,看該用哪種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們?nèi)⒓映员南M茰缌恕?/p>
(2)大連隊從八一隊招來了兩個邊鋒,滿以為能奪冠,但是,_____,獲得了優(yōu)勝杯。
(3)_______難道我們不是手捧著金杯嗎?弱者不一定不能勝強者。
經(jīng)常考查到的幾種主要的句式
一、長句與短句
句子使用的詞語多,形體長,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叫長句,反之,就可稱為短句。
長句特點:表意嚴密、內(nèi)容豐富、精確細致。短句特點: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
長句變短句。長句變斷句,首先要認清長句的特點。長句的特點一般有三:一是修飾語(定語、狀語)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采用以下辦法:
①提取主干法
例①(我們所要的理論家是什么理論家呢?)我們要的是能夠依據(jù)馬恩列斯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的解釋歷史與革命中所發(fā)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在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 化各種問題上給予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說明的理論家。
[參考答案]
我們要的是這樣的理論家:他們能夠依據(jù)馬恩列斯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的解釋歷史與革命中所發(fā)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在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各種問題上給予 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說明。
例②將下面的長句改寫成三個連貫的短句:
巴爾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載決亞特蘭大市一個生產(chǎn)據(jù)稱“能使頭發(fā)卷曲而發(fā)亮”的美發(fā)劑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該廠生產(chǎn)的美發(fā)劑而毀發(fā)毀容的婦女賠償45萬美元巨款。
這句話的主干是“巴爾的摩地方法院裁決一制造商賠償巨款”,把修飾成分按時間先后排列組合,可變?yōu)橄铝腥齻短句: a、亞特蘭大市一個制造商生產(chǎn)了一種據(jù)稱“能使頭發(fā)卷曲而發(fā)亮”的美發(fā)劑。b、一位婦女因使用這種美發(fā)劑而毀發(fā)毀容。c、1987年5月30日巴爾的摩地方法院載決制造商向這位婦女賠償45萬美元的巨款。
②并列分離法
例③這出戲一開始就給觀眾展現(xiàn)了草原上欣欣向榮的大好風光和牧民們?yōu)殚_辟草原牧場、架設橋梁而戰(zhàn)斗的動人場畫。
[參考答案]
這出戲一開始就給觀眾展現(xiàn)了草原上欣欣向榮的大好風光,展現(xiàn)了牧民們?yōu)榱碎_辟草原牧場,架設橋梁而戰(zhàn)斗的動人場畫。
例④把下面的長句改為幾個短句,語序標點可變動。
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抓緊進行機構(gòu)改革和經(jīng)濟體制改革,實現(xiàn)干部隊伍的“四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打擊經(jīng)濟領(lǐng)域和其他領(lǐng)域破壞社會主義的犯罪活動,在認真學習新黨章的基礎(chǔ)上,整頓黨的作風和組織五項工作。
[參考答案]
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抓緊五項工作:進行機構(gòu)改革和經(jīng)濟體制改革;實現(xiàn)干部隊伍的“四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打擊經(jīng)濟領(lǐng)域其他領(lǐng)域內(nèi)破壞社會主義的犯罪活動;在認真學習新黨章的基礎(chǔ)上,整頓黨的作風和組織。
③語意分層法
例⑤毛澤東同志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作出的“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xiàn)于世界”的科學預言必定實現(xiàn)。
[參考答案]
194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毛澤東同志作出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xiàn)于世界”的科學預言,這個預言必定能夠?qū)崿F(xiàn)。
例⑥:把下面的短句變成一個長句。
他們都是應屆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懷有遠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zhèn)洌麄冎驹傅阶鎳钚枰牡胤饺ィ亚啻韩I給偉大的祖國。
答案:
他們都是懷有遠大理想而又德才兼?zhèn)洌驹傅阶鎳钚枰牡胤饺ィ亚啻韩I給偉大祖國的應屆畢業(yè)的大學生。
二、常式句與變式句
單句中的各種成分和復句中的各個分句,按一般習慣用法的穩(wěn)定次序來排列的句子叫常式句或一般語序句。
漢語中單句正常的語序一般是:定語——主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改變了單句中的成分次序或復句中分句的語序,這樣的句子叫變式句或特殊語序句。
(1)單句常見的變式句有主謂倒裝句、狀語提前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變式句強調(diào)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單句的常式句和變式句可以互換。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怎么了,你?(主謂倒裝)
②我們昨天下午在禮堂舉行了慶澳門回歸文藝會演。(常式句) 昨天下午 ,我們在禮堂舉行了慶澳門回歸文藝會演(狀語提前)
③他急匆匆地走進來了。(常式句)他走進來了,急匆匆的。(狀語后置)
④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空的破碗;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下端開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常式句)
⑤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定語后置)
常式句中顛倒了次序的部分,往往有強調(diào)作用,增強了表達的效果。如:
1、主謂倒裝句——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2、狀語倒裝句—他離去了,在依依不舍之中。
3、定語倒裝句——大家都注視著這位新同學,高高的,瘦瘦的。
4、因果變式句——這果子吃不了,太硬了。
(注意:有些倒裝,是為了押韻,如:“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有些倒裝,倒置了詞序后,就造成了不同的表達效果,如:“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2)復句的常式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復句的變式句則是正句在前,偏句在后。
我因臨時有點急事,不能可您一起去北京了。(常式句)
我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因為我臨時有點急事。(變式句)
三、主動句、被動句和“把”字句
以主動者為陳述對象的句子,叫主動句;以被動者為陳述對象的句子,叫被動句。用“把”字將動詞支配的對象放在動詞前的句子,為“把”字句(實屬主動句)
將主動句變?yōu)楸粍泳洌ɑ旧线m應“把”字句),適用于兩種情況.
1、強調(diào)意念上的“受事者”(動詞涉及的對象),而主動者不需要或不愿或無從說出;
例如:許多屋頂被冰雹打爛。許多物資被洪水沖走。(分別強調(diào)“許多屋頂”和“許多物資”)
2、保持主語的一致,使句子表意更清晰,使句式更整齊。
例如:
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他的父親死在前線,后來德寇又殺死了他的母親;他的祖母和妹妹是餓死的。
第一個分句主語是“他的父親”,第二個分句主語是“德寇”,第三個分句主語是“祖母和妹妹”。將第二個分句改成被動句(他的母親被德冠殺死了),讓“他的母親”作主語,全句的主語就一致了。
四、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形式整齊勻稱,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長短不一的,叫散句。
整句:節(jié)奏鮮明、音調(diào)和諧、易于上口、語勢強烈。
散句:富于變化、錯落有致、形式靈活、使用性廣。
例如:
我們生活在一個開辟人類新歷史的光輝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許許多多的事物都產(chǎn)生了新的聯(lián)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許多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莊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奔馳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睹物思人,這些東西引起人們多少豐富和充滿感情的想象!
這是一個整散句結(jié)合的典型例子。其中加橫線的是整句,讀來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充滿激情;散句穿插其中,又使句式富于變化,錯落有致。
五、肯定句與否定句
用肯定式來表達的句于,叫肯定句;用否定式來表達的句子,叫否定句。
同樣一個意思,使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在程度上有差別。例如:
克隆羊的技術(shù)可以掌握。(肯定句式)
克隆羊的技術(shù)不難掌握。(否定句式)
克隆羊的技術(shù)并非不能掌握。(雙重否定句式)
以上三種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上有差別,由輕到重。用雙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表達的程度要重,這是一般情況,不能絕對。有時候,使用雙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顯得委婉。如:
這個“電腦迷”電腦技術(shù)好,參加計算機競賽不會不獲獎。因此,要仔細比較。
B、高考例題簡析例一:1998年高考第33題:仿照下面兩個比喻的句式,以“時間”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過60個字)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啟示一:仿用,首先要全面審清題目要求。
①仿照例句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②兩個比喻句是并列關(guān)系;
③比喻句的內(nèi)容前后的語意必須銜接。(比喻句的第一個分句,包括本體、喻詞和喻體;第二個分句,是對第一分句的解釋,揭示出本體、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及釋喻分句)。
例二:
20xx年高考題: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后一句連續(xù)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
虛偽和欺詐產(chǎn)生罪惡。([美]愛迪生)
蚜蟲吃青草,繡吃鐵,虛偽吃靈魂。([俄]契訶夫)
(1) 。
(2) 。
啟示二:仿用,必須符合例句的句式特點。
第一句(愛迪生的話)是一個包含主謂賓的陳述句,主語由并列短語充當。
第二句(契訶夫的話),三個分句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仿寫的句子必須符合這個句式的特點。
參考答案:
“友誼和親情帶來溫暖。雨露滋潤花草,溪水滋潤禾苗,友誼滋潤生活。”“勇敢和智慧成就事業(yè)。狂風塑造戈壁,流水塑造峽谷,勇敢塑造輝煌。”“信任和真誠產(chǎn)生友情。磚石鑄長城,鋼鐵鑄鐵塔,信任鑄友誼。”
啟示三:仿用,要切實把握例句的語意關(guān)系。
①20xx年高考仿寫題中的兩個例句都以“虛偽”作為敘述的主體。
②第二句(契訶夫的話)連續(xù)類比,形象生動。如果仿寫為“正義勝邪惡,好勝壞,勇敢勝懦弱”,三個分句間是并列關(guān)系,從抽象到抽象,并不構(gòu)成類比。如果仿寫為“黎明預示光明,失敗預示成功,信任預示和睦”,也不能構(gòu)成類比,因為“失敗預示成功”明顯不協(xié)調(diào)。例三:20xx年高考 在畫線部分填上恰當?shù)脑~,使分號前后內(nèi)容、句式對應,修辭方法相同。
①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就算看得見,也永遠走不到;樂觀者說,希望是 ,
, 。
②樂觀者說,風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悲觀者說,風是 , 。
分析:內(nèi)容相對
悲觀者 希望 風 悲觀
樂觀者 希望 風 樂觀
分析:句式對應首先,明確例句的格式。
第一句例句是悲觀者說“希望是地平線”屬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個判斷句,實為暗喻。把抽象的“希望”比作可以“看得見”的“地平線”,使要表達的意思更為曉暢。
錯誤答案:“希望是光明”、“希望是氣候”。
其次,要注意句間關(guān)系。
例句“就算……也”是兩個具有讓步關(guān)系的分句,這也屬于“句式”問題。
以下為錯誤答案:
①希望是航燈,如果看到了,就有達到勝利的希望。(假設關(guān)系)
②希望是終點線,不僅看得見,也能走得到。(并列關(guān)系)
③希望是中午的太陽,既能看得見,也能感受到它發(fā)出的溫暖。(并列關(guān)系)
④希望是黑暗中的光明,給予人鼓舞,向著該方向不斷前進。(承接關(guān)系)
⑤希望是燈塔,在無盡的黑暗里,指引你前進。(中間部分是短語而非句子)
第三,要注意有無修飾成分和使用修辭格。
“希望是地平線”的“地平線”沒有定語,“風是帆的伙伴”的“伙伴”前面有領(lǐng)屬性定語。續(xù)寫的句子也應該是無定語和帶定語的兩種。
比喻句的下文一定要接得好。否則也會出現(xiàn)問題。如:①風是鳥的阻力,能把你吹到無底的深淵。②風是遠航的阻力,你越想到達越不能。
風的確對逆飛的鳥會形成阻力,遠航的船如果逆風而行,風也的確會形成阻力。這不是比喻句。
關(guān)于這道題,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前后兩句之間不能矛盾。如:
①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夠不著,也能摸得到。
②希望是黑暗,就算看不見,也永遠是明亮的。
二、喻體與本體間的關(guān)系必須能夠成立。
①風是馬的苑囿,能將你圈圍在沉悶的處境。
②希望是底線,就算看不見,也永遠在心里。
③希望是三角線,就算看不見,也永遠連接。
④希望是起跑線,不但看得見,而且每個都能到達。
“底線”“三角線”本身含混不清,而“起跑線”是實在的,不是希望。
例四:1986年高考第七題(句式變換):按要求改寫下面畫線的文字。
1、像“蘆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鐘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們還在那兒支撐,直到帶工老板榨完她們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為止。
改寫成為被動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她們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被帶工老板榨完為止。
2.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財東馬房里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代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難。
改寫成為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度過了在財東馬房里睡過覺的少年時代,度過了在深山老林里打短工的青年時代,
從上例看,“選用句式”與“變換句式”的差異,只在于前者給定某種句式,而后者不明確給定某種句式。
例五:1999年高考第25題(句式變換):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蘇軾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這道題目要求在“不得改變原意”的情況下,變換原句的陳述對象。這種轉(zhuǎn)化也需充分理解原句。上句中“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是原因,“思想比較復雜”是后果;“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了矛盾”則是“思想比較復雜”的進一步結(jié)果。理解了這兩層因果關(guān)系,變換句式才可能保持原意。
參考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都曾影響過蘇軾,使他的思想變得比較復雜,從而使他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了矛盾。C、鞏固訓練題
[選用句式訓練題]
1、下面畫橫線的部分語序不合理,請改為順序合理的雙重否定式排比句,然后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在空白處填入兩個四字短語。
閱讀教學需要朗讀。朗讀,方足以體會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蘊之深,音韻之美、文字之精,風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讀是要調(diào)動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觀其文,口誦其聲、_______、_______,形成目觀、口誦、心通的綜合效應。
參考答案:
閱讀教學需要朗讀。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風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讀是要調(diào)動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觀其文,口誦其聲、_耳聞其音 心通其意, 形成目觀、口誦、心通的綜合效應。
簡析:本題在考查“選用句式”的同時,兼顧考查“修改病句——優(yōu)劣之改”、“仿用句式”和“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排比”。2、下面是歌頌青春的幾句名言,請把它們改造成一個連貫的排比句。
①青年者,人生,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寶。——莎士比亞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雨果
④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許你美好的全部奧秘不在能夠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簡析:本題考查“選用句式”,兼顧考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為了符合題目對句式的要求,對所給“名言”要進行加工: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亞的;有的需進行提取,如雨果的;有的提取后還需進行加工。如李大釗、馬克思的;有的則需在理解之后做較深層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第③句內(nèi)容上,要盡量將材料原意保留完整;形式上,要符合連貫排比句的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時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寶;青春,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希望。
(2)青春是珍貴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寶,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飽滿的,她代表著時代的精神,展示著時代的性格,孕育著時代的希望。
(3)青春的價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寶,是稍縱即逝的瞬間;青春的意義在于它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性格;青春的奧秘在于它總是希望做出一切,總是不斷奮勇直前。
3.下面是唐人描寫思念之情的詩句,參照這些詩句的說法,造個由比喻構(gòu)成的排比句。①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②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
③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④思君如孤燈,一夜一心死。
⑤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⑥思君如百草,撩亂逐春生。簡析:本題考查“選用句式”,兼顧考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依喻體的類別將詩句分組;還要注意錘煉語言,盡量防止文白間雜。
參照答案
(1)思君之情就像河中的流水,滾滾滔滔,無窮無已;思君之意就像路邊的青草,蓬蓬勃勃,越遠越青;思君之心就像夜晚的孤燈,熒熒之火,一夜一死。
(2)思君的情懷如同涓涓的流水,綿延幽長,永無窮盡;思君的情懷如同叢叢的雜草,撩亂如麻,滋生不絕;思君的情懷如同煢煢的燈燭,熬油煎芯,淚落千行。
(3)對你的思念像流動的河水一樣,潺潺的永不止息;對你的思念像燃燒的蠟燭一樣,煎熬者卻無悔意;對你的思念像叢生的野草一樣,蓬亂又恣肆蔓延。
(4)思念如涓涓的流水,等待你旋開苦盡甘來的閥門;思念如熒熒的夜燭,期盼你捧接垂泣到明的紅淚;思念如寂寂百草,渴望你普降催醒新葉的雨露。
4.用現(xiàn)代漢語,依照下列句式樣描寫一個景物片斷。要求:①造六個句子,圍繞一個中心;②體現(xiàn)出比喻、排比和前后判斷解釋的特點。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水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簡析:本題考查“選用句式”,兼顧考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題目要求的三個要點是:景物片斷、現(xiàn)代漢語、特定句式。第一點是內(nèi)容限制,后兩點是形式限制。根據(jù)示例,六個句子要圍繞一個中心內(nèi)容,但具體對象可隨意。
參考答案
(1)河曲夏夜圖:天上擎起神奇的寶境,那是詩國的月宮;地上飄著點點的燈盞,那是赴會的飛螢;河曲舞著裊娜的倩影,那是婆娑的楊柳;草窠傳來精彩的合奏,那是蟋蟀的管弦;少女似的,夏夜如此動人,清水似的,夏夜如此明澈。
(2)雷電豪雨圖:墨黑的帷幕張開了,那是密布的烏云;銀白的光劍劈下了,那是耀眼的閃電;憤怒的戰(zhàn)鼓擂響了,那是炸裂的驚雷;哀痛的淚水滂沱了,那是無邊的暴雨;嘈嘈的大弦漸輕了,那是瓦檐的殘滴;七色的拱橋架起了,那是云端的彩虹。
(3)白雪松梅圖:像雄獅,吼醒黎明,那是西風的頌歌;像明鏡,晶瑩璀璨,那是冰凌的盛典;像精靈,若即若離,那是飛雪的歡舞;像梨花,千數(shù)萬樹,那是落雪的嚴妝;像鶴頂,高潔超卓,那是紅梅的芳姿;像戰(zhàn)士,威武莊嚴,那是青松的身形。
[仿用句式訓練題]
1、仿照下面的句子,續(xù)寫一個句子。要求:①續(xù)寫的句子要從正反兩面談。②要運用恰當?shù)谋扔鳌?/p>
老年人固然有不少“蒲柳之姿,望秋先殞”,但也有不少是“松柏之姿,隆冬轉(zhuǎn)茂”的;青年人__________。關(guān)鍵在于怎樣以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對待年齡,對待生活。
簡析:這是一道以考查“仿用句式”為主的題目,其中包含著對“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對比、對偶、比喻”的考查。
參考答案:
(青年人)固然大多“旭日出海,朝氣噴薄”,但也有些“秋霜早降,未老先衰”……2、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續(xù)寫兩個恰當?shù)谋扔骶洌怪畼?gòu)成一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
;愛心是 _, 。
簡析:這道題目考查“仿用句式”,兼顧考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比喻、排比”;還有著對“擴展語句”和“選用句式”考查的成分。本題給定的是語句形式:第一分句是一個判斷形式的比喻句,本體已經(jīng)給定為“愛心”;第二分句是一個兼語形式的釋喻句。對第一分句喻體的選定,要量力而行,即根據(jù)自己釋喻的能力而定;第二分句的解釋要緊緊扣住第一分句,架設本體喻體之間的橋梁,使第一分句的比喻合理化。同時要有較高的追求:推敲詞語,講究語序,寫出美感。
參考答案
(1)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震撼;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灣。
(2)愛心是一瓢紛灑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靈的滋潤;愛心是一淚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寐的人領(lǐng)略詩般的恬靜。
(3)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xiāng)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愛心是一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使?jié)M目陰霾的人見到世界的美麗。
(4)愛心是一杯潑灑在頭頂?shù)谋垢邿岚l(fā)昏的人得能冷靜地思索;愛心是一塊銜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飲黃連的人嘗到生活的甘甜。
3、在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木渥樱瑯?gòu)成前后連貫、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剛正,人格須挺立;——,——, ——;人的一生像水,要靈活,方法須隨和;——,——;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風須樸實。
簡析:這道題是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時,還考查“擴展語句”和“正確運用修辭方法——比喻、排比”。排比句的五個喻體分別為“金”“木”“水”“火”“土”。釋喻部分前一分句要與喻體有一致性,后一分句再扣住人;釋喻要兼顧本體、喻體,具有合理性;選擇詞語盡量避免重復,語義覆蓋盡可能完整。
參考答案
(1)人的一生像木,①要充實,內(nèi)涵須深刻;②要正直,立場須堅定;③要成材,身心須健康;④要牢固,信念須堅定;
(2)人的一生像火,①要耀眼,事業(yè)須旺盛;②要蓬勃,體力須充沛;③要熱情,態(tài)度須誠摯;④要燃燒,性格須熱情。
4、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shù)脑~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尋覓到的光明,是永遠不會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貧瘠中創(chuàng)造出的豐饒,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簡析:這道題考查“仿用句式”,兼顧考查“擴展語句”和“正確運用修辭方法——排比”。造句時要注意關(guān)鍵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黑暗”與“光明”、“貧瘠”與“豐饒”是反義詞,“黯淡”、“枯竭”分別與兩組反義詞相關(guān)。
參考答案:
在狹窄中追求到的遼闊,是永遠不會縮小的。
5、根據(jù)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完成后面的題目。
1850年7月,馬克思參觀了第一臺電力機車模型后說:“蒸汽大王在前一個世紀翻轉(zhuǎn)了整個世界,現(xiàn)在他的統(tǒng)治已到末日;另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時近21世紀今天,人類正在跨入網(wǎng)絡化時代,以計算機、通訊和信息技術(shù)為支撐的網(wǎng)絡將成為連接未來信息社會的紐帶。
上面文段談的是一項方興未艾的科技革命。請仿照畫橫線的語句寫一句話,闡明這項科技革命的巨大影響。
簡析:這道題目考查“仿用句式”,用來造句的信息材料則需要從題目提供的語段中去準確提取。
參考答案:
電力大王在前一個半世紀翻轉(zhuǎn)了整個世界,現(xiàn)在他的統(tǒng)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網(wǎng)絡的紐帶將取而代之。
[變換句式訓練題]
1、用“音樂”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各種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樂中得到凈化,那是指聽眾中那些敢于懺悔自己一生過錯的人,敢于承認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讓各種欲望在音樂中得到凈化。
簡析:這道題目考查“變換句式”。原句先說音樂可以凈化“各種非理性的欲望”,又對“凈化”范圍作了限制。這個變換句式前要予以理解的。
參考答案:
音樂可以讓也只能讓那些敢于懺悔自己一生過錯的人,敢于承認自己心底欲望的聽眾的各種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凈化。
2、用“儒學”作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中國人民在國際事務中主張國家之間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這是與深受儒學“和為貴”思想的影響,形成一貫愛好和平的民族傳統(tǒng)分不開的。簡析:這道題目考查“變換句式”。需要理解的是:“深受儒學‘和為貴’思想的影響”是因,“形成一貫愛好和平的民族傳統(tǒng)”是果;這果,又是“中國人民在國際事務中主張國家之間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因之一。
參考答案:
儒學“和為貴”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民,是形成我們一貫愛好和平的民族傳統(tǒng)的重要原因;也因此,中國人民在國際事務中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
3、根據(jù)下表所示內(nèi)容,用不超過60字的一段文字說明某市電話在號碼由七位升至八位的方法。
原電話號碼 升位后電話號碼 長途區(qū)號
5 50 0788
6 59 0788
升號從20xx年8月1日零時開始。
簡析:這也是“變換句式”的一種形式——由表格變換為語句。造出的句子要信息完整、正確、語言連貫。表格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有:某市,以5打頭的升位方法,以6打頭的升位方法,其余號碼不變,長途區(qū)號不變。
參考答案:
從20xx年8月1日零時開始我市電話號碼升位,原號碼以“5”和“6”打頭的,升位后分別以“50”和“59”打頭,其余號碼及區(qū)號不變。4、根據(jù)下面的要求,完成后面兩題。
某單位向社會招聘電腦人才,在招聘啟事中寫道:“符合錄用條件者,單位將通知面試。”請分別按以下兩項條件對引號內(nèi)的句子進行修改。
①保留“錄用”一詞。
②不用“錄用”一詞。
(各不超過16字,標點不計)
簡析:本題在考查“修改病句”的同時,也包含著對“變換句式”考查的要求。
參考答案:
①符合應聘條件者,面試后擇優(yōu)錄用。
②符合應聘條件者,單位將通知面試。
5、把下面加橫線句子的內(nèi)容放在A、B兩種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變換。
同學甲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老師對他說:“既要有刻苦的學習精神,又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強調(diào)二者缺一不可)
A、同學乙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習方法科學,有沒有刻苦的學習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師對他說:_______________。(強調(diào)刻苦的學習精神)
B、同學丙學習非常刻苦,但學習方法不太科學,于是班主任老師對他說:___。(婉轉(zhuǎn)地強調(diào)學習方法)
要求:①原意不變,強調(diào)的側(cè)重點可以不同; ②要用復句表述。
簡析:本題考查“變換句式”和“選用句式”,同時在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參考答案:
A.當然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但還要有刻苦的學習精神。
B.固然要有刻苦的學習精神,但也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6、將畫線的一句話改寫成通俗、易曉的幾個短句。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雖然是少數(shù),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jīng)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簡析:本題考查點為“變換句式”,兼顧考查“修改病句(優(yōu)劣之改)”和“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參考答案:
中國女子雖然遭陰謀秘計,被壓抑達數(shù)千年,但她們的勇毅最終也沒有消亡。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更是明證。作業(yè)布置:
1、專項復習配套練習;
2、有關(guān)資料相關(guān)習題。
句式教案 篇4
教學目標:賓語前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教學內(nèi)容:
一、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分以下幾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十賓【余、吾、爾、自、之、是】十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 譯文:“可當時的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 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譯:“不能因為我,(他)還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后。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十動?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么?’”
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 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么?”
③王見之曰:“牛何之?”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里?’”
④王曰:“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譯文:“大王問:‘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
⑤吾誰敢怨?(《捕蛇者說》) 譯文:“我敢埋怨誰呢?”
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譯文:“況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賓語放在介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十介十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譯文:“不這樣,我(項羽)憑什么到這個地步呢?”
②誰為哀者?(《五人墓碑記》) 譯文:“(你們在)替誰哀哭呢?”
③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蟹龍說趙太后》)譯文:“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站住腳呢?”
④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譯文:“國家用什么來救濟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文:“哦!除了這樣的人,我能同誰在一起呢?”
⑥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蘇武傳》)譯文:“即使活著,(我)憑什么臉面回漢朝去呢?”
【3】陳述句中介詞賓語前置
格式:賓十介十動
①鉤以寫龍,鑿以寫龍(《葉公好龍》) 譯文:“用鉤子來畫龍,用鑿子來雕刻龍”
②余是以記之 (《游褒禪山記》) 譯文:“我因此記下了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譯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
④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勾踐滅吳》 譯文:楚國的戰(zhàn)士沒有誰不用一個抵擋十個來拼命的.作戰(zhàn)的。
⑤成語有:夜以繼日 (譯:用夜晚來接著白天)
【4】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賓十之(是)十動
①夫晉,何罪之有? (《燭之武退秦師》) 譯文:“晉國,有什么罪過呢?”
②唯弈秋之為聽 (《弈秋》) 譯文:“只聽弈秋的教導”(“唯”譯為“只”,下同)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譯文:“不了解句讀,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陳言之務去 (《答李翊書》) 譯文:“只是務必除去那些陳舊的話”
⑤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父母只憂慮他的疾病”
⑥唯馬首是瞻 (《馮婉貞》) 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譯文:“我們的國君(晉惠公)不憐恤自己流亡在外,卻憂慮著我們?nèi)撼肌?還有如成語:唯利是圖 (譯:“只圖有利的”)唯賢是用(譯:“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
①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譯文: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的時候,就一齊喊叫著追趕他。
②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 譯文:“盡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xiāng)偶書》)譯文:“小孩子看見了我卻不認識我”
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保留,如:請你相信
【6】“見”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解釋為“我”,這時“見”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
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 譯文:“(我回來時)府吏叮囑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逝了)”
這種情況在現(xiàn)代漢語里也有保留,如:望見恕(希望你寬恕我);有何見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
【7】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①亞父南向坐 (《鴻門宴》 譯文:“亞父范增面向南坐著”
②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譯文:“到達北海,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
二、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分以下幾種情況
我們知道,在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shù)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
(1)格式:動十以十賓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狀來裝飾”
②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譯文:“并請出那三枝箭,用錦囊裝著”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 譯文:“當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講述”
⑤覆之以掌 (《促織》) 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
(2)格式:動十于(乎,相當“于”)十賓
①使歸就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 譯文:“讓他回去向?qū)O將軍求救”
②能謗譏于市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的過錯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譯文:“并且在他們的墓門前建立石碑”
④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鴻門宴》 譯文:
⑤趙嘗五戰(zhàn)于秦(《六國論》) 譯文: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了五次
(3)格式:形十于十賓
①長于臣(《鴻門宴》) 譯文:“(他,指項伯)比我長(大)”
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譯文:“雖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的情緒”
③其勢弱于秦(《六國論》) 譯文: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
④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譯文:
⑤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譯文:老師不一定要比弟子賢能
三、實戰(zhàn)演練
1.與“不毆殺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C )
A.吾屬今為之虜矣! B.求人可使報秦者
C. 沛公安在 D.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C )
A、忌不自信 B、時人莫之許也
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D、后世無傳,臣未之聞也
3、下列選項中不是賓語前置的一項( C )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何陋之有?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夫晉,何厭之有?
4、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 B )
A、 沛公安在? B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舉。 D、 爾何知?
5、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D )
A、 城中皆不之覺。 B、 唯余馬首是瞻。
C、 惟利是圖。 D、 馬之千里者
6、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A )
A 、其間旦暮聞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見也
7、將下的賓語前置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D )
①是以后世無傳焉 ②而良人未之知也 ③然則一羽之不舉 ④惟奕秋之為聽 ⑤時人莫之許也 ⑥洞庭君安在 ⑦微斯人,吾誰與歸? ⑧無乃爾是過與
⑨大王來何操 ⑩一言以蔽之
A、 ①⑥⑩/②⑤/③④⑧/⑦⑨ B、 ①⑥⑩②③④/⑤⑧/⑦⑨
C、 ①⑥⑦⑩/②③④⑤/⑧/⑨ D、 ①⑦⑩/②⑤/③④⑧/⑥⑨
1)①⑦⑩是介詞賓語前置
(2)動詞賓語前置②⑤/③④⑧/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