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復習教案
9.k市市鎮兩級政府每年拿出2億元資金,逐步實施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項工程,為農民構建起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和貧有所濟。在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 )①經濟建設的組織者 ②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③經濟活動的調控者 ④公共權力的所有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可見政府只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不是公共權力的所有者,故排除④。二、非選擇題10.XX年,在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第一次超過50%,被國際友人贊為“全球經濟迷霧中的燈塔”。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保增長”之后,提出了“穩增長”目標,強調XX年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材料一:XX年我國為“保增長”,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計劃兩年內投資4萬億元。其中民生工程所占比重超過50%,加大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力度。在國務院出臺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第一次將文化產業發展“升格”到國家戰略高度,上半年,我國文化產業平均增幅高達17%,成為經濟領域的“新亮點”……XX年四個季度我國的gdp分別增長6.1%、7.9%、8.9%、9.5%,與XX年第四季度的10.6%對比,成v形復蘇,全年gdp“保八”成定局。材料二: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注:①XX年,世界各國消費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60%。②XX年,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但投資還是遙遙領先,外需出口起色不大,消費改觀仍有限。(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材料一、二對我國經濟XX年實現“穩增長”目標的啟示。材料三: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某縣政府開展了“政府下鄉”調研活動。政府官員深入農戶、工廠一線了解情況,關注百姓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廣大群眾紛紛以面談、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政府反映問題,并提出許多富有建設性的建議;最后,縣政府針對調研的情況聘請專家進行會診,為本縣經濟發展尋找良策。XX年,該縣經濟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逆市而上,全年gdp增長超過10%。(2)結合材料三,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說明該縣政府行為的正確性。答案:(1)①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關注民生;②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③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轉變。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產業結構;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2)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該縣政府的行為體現我國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原則。②該縣政府的行為有利于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推動決策的實施,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③有利于公民行使政治自由的權利,充分表達意愿,更好地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