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濟哲學政治易錯知識集錦
369、人們按規律辦事還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而利用和創造條件,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370、"審時度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說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以規律為指導,分析條件,發揮有利條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條件的影響,以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371、現象屬于感性認識,本質和規律屬于理性認識。×
372、有的現象不一定是事物本質的表現。×
373、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
374、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正確認識!
375、科學理論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學理論!
376、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也是整個認識的起點和基礎。√
377、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
378、任何感性認識都能上升為理性認識。×
379、現象是入門的向導!
380、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是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關鍵!
381、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382、把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意味著認識過程的結束!
383、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384、事物的客觀性質決定了認識事物要堅持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385、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我們既要注意在分析指導下的深入綜合,又要注意在綜合基礎上的分析!
386、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核心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
387、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就是打破一切常規,敢想敢做!
388、伴隨著合理的想象與創造性思維,人們的認識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發揮,認識成果甚至是驚人的!
389、創造性思維要求以科學理論為指導!
390、創造性思維的一個表現是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
391、培養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需要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超越;務必積累知識;要正確對待靈感和頓悟;還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p< p>
392、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393、社會存在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環境。×
394、隨著社會經濟制度的變化,人們的社會意識也隨之立即發生變化!
395、歷史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396、誠信是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黃金規則,信用機制是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基礎,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求誠實守信。√
397、誠信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存在和發展的通行證!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這一原理的闡發和運用!
398、所謂價值是指人對事物的積極意義!
399、價值觀人皆有之,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400、價值觀(理想)對人生與社會起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401、從人的需求方面來說,判斷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最高標準,就是同事物發展規律相一致、同社會發展規律相一致的人類的根本利益。√
40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最高的價值觀。√
40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有利于"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現階段檢驗我國人民價值觀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
404、在我國,堅持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性和人類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