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
14、①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綠色經濟,推進植樹造林,淘汰落后產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經濟質量,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②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促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率。③積極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特別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導我國能源開發,推動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續利用,加大對能源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④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倡綠色消費,提高消費青的環保理念。⑤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15、XX年12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者哥本哈根召開,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影響到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學高三(2)班的同學以“氣候變化與生活”為主題,開展綜合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走訪、上網、咨詢、查閱等途徑獲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 氣候與經濟
多變的氣候對社會經濟各層面的影響也日漸深遠,氣象因素正成為制約經濟活動的巨大力量。極端氣候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而易見。首先對農業生產力可能會造成影響,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商品化上可能下降5%到10%。專家認為,氣候變暖與經濟發展將導致能源消費與供給結構性矛盾加劇,工業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將受到影響。此外,全球性高溫的持續,將刺激中國的空調制冷電力消費給電力供應帶來嚴峻的挑戰。近百年來,中國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發生了明顯變化。據統計,我國每年受各類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多億元。
信息二 氣候與政治
氣候變化給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勢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本來就脆弱的國家和地區。持續快速惡化的環境加大了政治和經濟壓力,導致某些國家國內關系高度緊張;北極地區也成為各國爭奪領土和資源的新戰場。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此刊發文章說:氣候變化可能引起政治動蕩及國際爭端。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把達爾富爾沖突同全球變暖聯系在了一起,盡管專家對于把達爾富爾問題同氣候變化直接聯系起來持謹慎態度,但是他們表示,東非地區的迅速沙漠化從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加快。
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就氣候變化給經濟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請你從經濟生活角度,為我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提出相應的具體政策措施。
(2)同學們經過討論后認為,全球氣候變暖關系到各國利益。請你結合信息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世界各國應該怎樣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3)在探究活動中,同學們深深體會到氣候變暖其實與我們人類活動息息相關,請你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探討我們青少年能為應對氣候變暖做些什么。
15、(1)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2分)②加強科技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分)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2分)④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