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經濟常識考前復習
考點預測:一、宏觀調控考點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宏觀調控。首先,市場的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對一些非商品性生產部門和某些商品,市場不能調節。其次,市場調節還存在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可能導致市場不正當經濟行為、社會兩極分化、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僅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而且需要有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克服市場種種缺陷,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經濟增長是增強綜合國力和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物質保障,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增加就業不僅可以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促進經濟總量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長,而且有利于實現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穩定物價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對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具有積極作用。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主要是經濟計劃和政策,作用是調整經濟利益、調節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平穩協調發展。法律手段主要是運用經濟法規,維護經濟活動參加者的合法權利,調整社會經濟關系,規范經濟活動和市場秩序,保證經濟正常運行。行政手段主要是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點,但必須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片面強調和過多運用不利于市場作用的發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命題背景:
進入“后危機時代”,人們的關注點從此前經濟增長率的高低,轉向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在XX年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后,中國的宏觀經濟去向何方,這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而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XX年宏觀政策“定了調”: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應寬松的貨幣政策。
中國能夠率先走出經濟危機,實現經濟回升向好,應該說體現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XX年的形勢更為復雜,國家宏觀調控的任務更重,也就更顯出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考點預測:二、轉變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
考點分析:
中共xx大政治報告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概念。經濟發展一般是指經濟總量增加與經濟結構優化同時出現。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了更加廣泛和深刻的含義。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增長方式組合類型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例如:按市場供求內外部因素劃分,有以內需驅動型和外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從需求要素劃分,有投資拉動型,消費推動型、出口帶動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從數量與質量關系角度看,有外延粗放型和內涵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