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政治我國的宗教政策復習
高一政治學案管理與服務
一、學習目標——明確方向,有的放矢
知識目標:理解我國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全面正確把握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認識弘揚科學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的意義。
能力目標:逐步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自覺抵制各種不符合我國宗教政策的活動;能夠積極學習科學理論,努力樹立科學世界觀。
二、重點難點——抓住關鍵,突破重點
全面正確地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
三、認知探究——夯實基礎,探究提高
【基礎提示】
1. 怎樣全面正確地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
2.我國宗教信仰自由的內涵是什么?
3.怎樣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4.如何理解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5.為什么要弘揚科學精神?怎樣弘揚科學精神?
【探究提高】
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能搞好民族團結。
四、知識結構——構建體系,把握聯系
五、典型例題——集思廣益,觸類旁通
(XX年高考寧夏卷文綜試題)背景:我國政府歷來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現在,僅西藏自治區就有1 700多處佛教活動場所,住寺僧尼4.6萬余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清真寺2.3萬多座,宗教教職人員2.9萬人。信教群眾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滿足,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宗教節日、宗教傳統等得到尊重。
請你談談對“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這一觀點的看法。
解析:該題實質上是一道組合型的辨析題。其中第一句是正確的,需要說出必要性。第二句是錯誤的,說明理由,點明哪些活動會被依法打擊即可。
答案:(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規律決定的,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有利于團結信教群眾集中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2)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護一切宗教活動,而是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圍內進行。
(3)對于利用宗教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民族團結,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學校教育的違法犯罪活動必須進行打擊。
六、時政熱點——透析熱點,思維升華
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熱點材料】1.XX年8月30日,是拉薩“3•14”事件后,藏族群眾的第一個雪頓節。清晨,拉薩哲蚌寺鼓號齊鳴,傳統的展佛活動開始,當巨大莊嚴的佛像迎著朝陽緩緩展開時,來自自治區各地的信眾紛紛磕頭禮佛,歡度一年一度的宗教節日;信教者家中幾乎都設有小經堂或佛龕,每逢婚喪嫁娶要請高僧念經祈禱。在西藏每個傳統的宗教節日里,信教群眾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轉經、朝佛、燒香、磕頭、布施、還愿;每年到拉薩朝佛敬香的藏族群眾達百萬人以上。
2.《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邪教組織,嚴厲打擊黑惡勢力。
3.XX年9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說,美國國務院發表的所謂“XX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無端指責中國的宗教和民族政策,違反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干涉了中國內政,我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