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設計
3.例題與練習
例題: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就成為一個擺,如圖,擺長為,最大擺角為,小球運動到最低位置時的速度是多大?
學生: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講解自己的解答,并相互討論;
教師:幫助學生總結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要點、步驟,體會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優越性。
總結:
1.機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用它來處理問題要比牛頓定律方便;
2.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必須明確初末狀態機械能,要分析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練習一:如圖所示,下列四個選項的圖中,木塊均在固定的斜面上運動,其中圖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圖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圖a、b中的為木塊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圖a、b、d中的木塊向下運動,圖c中的木塊向上運動。在這四個圖所示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
解析: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物體只受重力或彈力的作用,或者還受其它力作用,但其它力不做功,那么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依照此條件分析,abd三項均錯。答案:c。
練習二:長為l的均勻鏈條,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長度的1/4垂在桌邊,如圖所示,松手后鏈條從靜止開始沿桌邊下滑,則鏈條滑至剛剛離開桌邊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大?
解析:鏈條下滑時,因桌面光滑,沒有摩擦力做功。整根鏈條總的機械能守恒,可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設整根鏈條質量為,則單位長度質量(質量線密度)為,設桌面重力勢能為零,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4.課下作業:完成 25“問題與練習”中4.5題。
5.教學體會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個特例,要使學生對定律的得出、含義、適用條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是能夠用該定律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
本節知識點包括: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含義和適用條件。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本節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物體系統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能夠正確分析物體系統所具有的機械能;
分析物體系統所具有的機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斷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是本節學習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認識到,物體重力勢能大小與所選取的參考平面(零勢面)有關;而重力勢能的變化量是與所選取的參考平面無關的。在討論物體系統的機械能時,應先確定參考平面。
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靈魂,是物理教學的根本;親自實踐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離開了思維方法和實踐活動,物理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素質的培養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