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能守恒定律(新課標)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這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5.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
6.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并用
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2、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教學難點:
1.從能的轉化和功能關系出發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2.能正確判斷研究對象在所經歷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教學方法:
1.關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采用師生共同演繹推導的方法,明確該定律
數學表達式公式的來龍去脈。
2.關于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在教學時采用列舉實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
法。
□教學步驟:
1.用投影片出示思考題:
①本章中我們學習了哪幾種形式的能?它們各是如何定義的?它們的大小各由什么決定?
②動能定理的內容和表達式是什么?
③重力所做的功與物體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有什么關系?
2.學生回答:
①本章我們學習了以下幾種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②動能定理的內容是:物體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即:wg=mv22/2-mv12/2
③重力所做的功和物體重力勢能之間變化的關系為:
wg=mgh1-mgh2
3.教師總結:
①同學們要注意動能定理中動能的變化量是末動能減去初動能,而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改變之間關系式中初位置的重力勢能與末位置重力勢能的差。
②引入: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屬于力學范疇,統稱為機械能,本節
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機械能的問題。
(一)引入新課
1.用多媒體展示下述物理情景:
a、運動員投出鉛球;
b、彈簧的一端接在氣墊導軌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塊相連,讓滑塊在水平的軌道上做往復運動。
2.學生分析上述物理情景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學生甲:
a.鉛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鉛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又轉化為動能。
b.彈簧在和物塊的往復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發生相互轉化。
學生乙:
除了甲的敘述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外,還有一部分轉化為物體的內能。
3.教師講:分析的很全面,但是在此過程中轉化為內能的部分在總結能量中占的比例很小,我們一般不予考慮。
4.過渡: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到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那么在動能勢能的轉化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和有什么變化呢?
(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
1.用多媒體出示兩道思考題:
思考題一: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自由下落,
經過高度為h1的a點時速度為v1,下落到高度h2為的b
點時速度為v2,試寫出物體在a點時的機械能和在b點
時的機械能,并找到這二個機械能之間的數量關系。
思考題二: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做平拋運動,經過高度為h1的a點時速度為v1,經過高度為h2的b點時速度為v2,寫出物體在位置a、b時的機械能的表達式并找出這二個機械能之間的關系。
2.把學生分為二小組,一組做思考題一,另一組做思考題二,并進行小組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