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學習案例
“常來!”“哎,來!”小陳三果然常來歇腳。他們說了很多話,還結伴到揚州轅門橋去過幾次。小陳三辦貨,小玉買彩絨絲線。王小玉是個美人,長得就像王家亭子前才出水的一箭荷花骨朵,細皮嫩肉,一笑倆酒窩。小陳的父親死得早,媽年輕守寡。她是個非常要強的女人。她眼睛有病,雙眼有翳———白內障,見人只模模糊糊看見臉,眉眼分不太清,對面來人,聽說話才知道是誰。就這樣,她還一天不什閑,忙忙碌碌,家里收拾得“一水也似的”。兒子愛王小玉,她知道,因為兒子早在她耳朵跟前夸小玉,怎么好看,怎么能干,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老太太只是聽著,不言語,轉著灰白的眼珠子,好像想什么心事. 小陳跟老太太提出要把小玉娶過來,他媽瞪著渾濁的眼睛喊叫起來:“不行!”小玉太好看,太聰明,太能干,是個人尖子。她的家里,絕對不能有個人尖子。她不能接受,不能容忍!她寧可要一個窩窩囊囊的平庸的兒媳。來了一個人尖子,把她往哪兒擱?“你要娶王小玉,除非等我死了!”小陳三不明白母親為什么生那么大的氣。小陳三是個孝子。“順者為孝。”他只好聽媽的,沒有在家里吵嚷吼叫,日子過得還是平平靜靜的。但是小陳的媽知道,兒子和媽之間在感情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知道兒子對她有一種刻骨的怨恨。他一天不說話。他們的關系已經不是母親和兒子,而是仇敵。小陳的媽有時也覺得做了一件錯事。她也想求兒子原諒她,但是,決不!她沒有錯!她為什么有如此惡毒的感情,連她自己也莫名其妙。不過這種“變態”的心理又是從哪里來的呢?生:她丈夫早逝,她守寡多年,兒子成親之前,兒子是她的精神支柱,更驅散了自己心靈的寂寞,填補了她喪夫的心理空白,兒子可說是她的精神依托。但當兒子娶到這一無可挑剔的媳婦后,兒子把愛轉移到妻子身上,這無形中在焦母心里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孤獨感;加之兒子夫妻恩愛,婚姻美滿,也喚起了她長期沉睡的夫妻情愛。但長期的封建思想的教化使她沒法違背婦道,于是更加感到孤獨失落,而這一切都源于這個無可挑剔的媳婦。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她便產生了一種變態心理:自己得不到的幸福,兒媳婦憑什么得到?于是兒媳婦的一切優點全成了罪惡,不趕走這個媳婦,就沒有自己一天的好日子。為能求恢復母子相依的生活,她靡計不施。“師:極其以及相當、特別的精練準確生:摘抄的,嘻嘻師:從這個角度講,焦母,還有《百蝶圖》中小陳的母親,也都是受害者。生15:我認為焦母其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首先她失去了一個正常的心態,然后又失去了兒子,孤苦無依。生16:那么還是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摧殘與壓抑造成的。生17:劉蘭芝也有錯,對婆婆忍耐一下不就行了嗎?她走的時候還打扮得那樣好看,分明是示威。生:對,而且還是她自己先提出“及時相遣歸”的。師:倔強,驕傲。算不算一種錯誤?生 沉默師:大家看看焦母后來有沒有后悔。生18:“兩家求合藏,合藏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從這里看,焦母確實有悔過的表現。師:對啊,如果焦母知道自己兒子會以這種方式維護自己的愛情,她也不一定會用那么極端的手段折散他們了。生:那么,焦仲卿如果在事情發生前多陪陪母親,多與母親溝通一下,讓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并且讓她明白妻子在自己心中的重要位置,說不定焦母就不會那么過分了。